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網路徵信 > 正文

字號:  

臨近最終發牌 個人徵信發力

  • 發佈時間:2015-07-06 15:07: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競怡  責任編輯:畢曉娟

  網際網路徵信服務將成為對現行徵信體系的重要補充,可以彌補央行徵信資訊採集不全的短板,有利於銀行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快捷、便利的授信、現金分期等金融服務。不僅如此,近兩年來,爆髮式增長的P2P機構出現了借款人違約、平臺壞賬現象,在這種情況下,P2P機構普遍呼籲,P2P行業除應當設立門檻和建立資訊披露制度外,還應設立P2P徵信中心。

  如果你在相親的過程中,遇到兩位不相上下的對象,那麼這個時候個人信用評分就可以為你選擇未來伴侶提供依據,信用分高的或許更靠譜一些。

  如果在一個租車平臺上,兩位租車人都是新用戶,平臺更願意將車借給信用評分高的人。

  以上是一位網際網路徵信行業高管向記者描述的信用評級應用場景。

  而其實,這樣的場景已經離用戶很近。

  “今年年初,支付寶錢包更新8.5版本後,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在新版本裏進行了一場公測。‘財富’一欄會出現芝麻信用這一新功能。”80後朱敏(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自己可以給自己的信用打分,這個分數叫芝麻信用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其中350-550為較差,550-600是中等,600-650良好,650-700為優秀,700-950是極好。我測下來算優秀吧。”

  朱敏説,朋友之間還可以進行“信用pk”,互相曬一曬信用分。而如果芝麻分達到700分的話,可以享受一系列服務和優惠,如線上簡化材料申請到新加坡的簽證服務,此外,芝麻信用租車、住酒店時可以不用再交押金,網購時可以先試後買,辦理簽證時不用再辦存款證明,貸款時可以更快得到批復、拿到比別人低的利率。

  據記者了解,這樣的應用將通過獲得個人徵信牌照的徵信機構推廣開來,一場個人徵信革命正悄然起步。

  即將發牌

  2015年1月5日,央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公佈了首批獲得個人徵信牌照的8家機構名單,分別為:騰訊徵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

  央行向8家機構發放了籌備許可,並要求他們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

  其實5月這些已經開始陸續接受央行的“摸底考察”。

  央行圍繞組織架構、綜合業務、內控制度、技術支援四大方面輪流檢查8家機構,主要形式是現場查看和聽取彙報。而多家機構也自行進行了內測和公測。

  6月底,央行啟動了開業前最後檢查,如檢查順利,這些機構將於7月正式開業。

  第一批8家試點機構牌照還未正式下發,多家機構已鉚足勁準備申請第二批徵信牌照,其中包括百度、京東、小米以及一些龍頭P2P企業。

  6月26日,京東宣佈投資美國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大數據分析公司ZestFinance,雙方同時還宣佈成立名為JD-ZestFinance Gaia的合資公司。

  ZestFinance 原名 ZestCash,2009 年 9 月成立於洛杉磯,創始人 Douglas Merrill 和 Shawn Budde 分別曾是谷歌(Google)的前副總裁和 Capital One的前信貸部高級主管。2013 年 7 月,ZestFinance 獲 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 領投的2000萬美元 C 輪融資,至此,該公司總融資額達 1.12 億美元。ZestFinance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數據技術幫助用戶作出更精準金融風控及行銷決策,使得更多借貸者能夠獲得信用服務、放貸方能獲得更高還款收益。該機構主要面向兩類人群,一類是( FICO 評分接近或低於 500)無法獲得基本的信貸需求的人群,解決他們的無信用評分借貸問題,另一類是信用分數不高而借貸成本高的人群,利用大數據徵信降低他們的信貸成本。

  京東將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信用模型中引入ZestFinance技術和經驗,信用模型將率先應用於京東金融的消費金融體系,如消費金融白條上,而這只是信用技術實踐的第一步,京東還計劃共用這項技術給全行業合作夥伴,共同開拓國內信用消費市場。

  而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國內第一家P2P平臺,也是國內惟一一家純線上專注個人無抵押小額信貸的P2P平臺拍拍貸也將進軍個人徵信市場。

  “接下來我們會將徵信業務剝離開來,成立獨立的公司,拍拍貸目前是海外架構,而徵信業務必須是人民幣架構。此外,為了確保徵信公司獨立性,拍拍貸在股東架構上也會做出調整,在此之後,我們會去申請央行的徵信牌照。”拍拍貸CEO張俊説。

  跑馬圈地

  雖然已經臨近最終發牌,但上述機構早已開始行動。

  6月25日,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並與獨立第三方信用評估及信用管理機構“芝麻信用”正式簽約,宣佈與其攜手共同打造“全能智慧信用卡”。與此同時,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宣佈與騰訊徵信開展合作,浦發信用卡中心將接入騰訊徵信信用評分、反欺詐等徵信産品。浦發成為騰訊徵信接入的騰訊外部首家商業銀行。浦發信用卡中心對騰訊信用産品進行了週密的數據驗證,結果顯示騰訊徵信相關産品在高風險用戶的偵測能力上對浦發原有的信用卡申請評分有顯著提升,效果非常明顯。

  6月30日,移動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掌眾金融趁勢宣佈,旗下閃電借款平臺與芝麻信用、拉卡拉信用管理公司、中智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上海資信有限公司、杭州同盾科技有限公司、百融(北京)金融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微融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安融惠眾徵信有限公司等8家徵信機構達成戰略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徵信機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首先是個人徵信剛性需求一直未得到滿足,其次,這些徵信機構有網際網路企業基因,在傳統徵信業務中融入了網際網路思維和大數據技術。

  張俊指出:“徵信業務需求是強烈的,來找我們洽談徵信業務合作的機構非常多,包括租車平臺,甚至婚戀網站等,P2P平臺需求更大。”

  他進一步介紹,傳統銀行考察借款人70-80個數據維度,純線上風控考察借款人數據僅在網際網路層面選取的維度就已經超過400個。

  有趣的是,網際網路行為為信用提供了蛛絲馬跡。拍拍貸首席風險官章峰向記者介紹:“比如客戶在借款時輸入用戶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的輸入速度與信用逾期關係密切。根據大數據分析,填寫速度在13秒的借款者信用情況更優,填寫速度每慢一秒或者快一秒,逾期風險概率就會上升。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的猜測如果速度太快的話,可能這個用戶在拷貝數據,這或許正是一些不良仲介的欺詐行為。也有可能,這個用戶要在幾十家平臺上借款,為了方便拷貝號碼。再比如手機號使用年限越長,其逾期的風險概率越低。從社交關係來説,微網志用戶的微網志粉絲數與信用逾期關係密切。通過網際網路社交大數據分析,擁有100個粉絲的借款者可以被認為信用基本可信,同時借款人粉絲每增加100個,其借款逾期風險概率就下降10%。”

  “傳統的信貸審核資訊只佔純線上風控信用審核的40%,而網際網路行為、社交關係、網路黑名單數據資訊,對P2P個人無抵押小額信貸的信用評分作用佔到60%。我們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的方法建立模型,利用模型做風控,利用模型制定信貸政策,如不同等級用戶對應不同的利率水準等。保證投資人的利益。這是我們利用大數據和其他的維度補充我們的常規資訊。”章峰透露。

  合作大於競爭

  記者發現,首批八家機構都為自己的信用分起了名字,例如,阿裏旗下芝麻信用起名“芝麻分”,平安旗下的前海徵信推出了“好信度”信用分,中誠信也不例外,為自己的信用評分起名“萬象分”,華道徵信推出了“豬豬分”。

  不同的名字意味著機構想要差異化,業內人士認為,徵信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數據來源和積累,以及科技的比拼。

  各家機構的數據來源各有特點,例如芝麻信用掌握電商數據、前海徵信有平安係內部數據、騰訊有社交數據、中誠信徵信的數據來源於其與全國100多家中小銀行的業務合作。

  芝麻信用與拉卡拉相比,芝麻信用數據來源於支付寶用戶,主要來源於淘寶購物消費,拉卡拉信用數據來源於跨行還信用卡用戶。芝麻信用專注于線上虛擬賬戶,拉卡拉專注于線下支付。

  章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各家機構的數據各有優劣,芝麻信用積累最多的是支付數據,騰訊積累社交資訊多一些。個人消費數據與信貸、信用有比較強的相關性,社交資訊也是一個重要的維度,但是社交數據中往往不含金融行為數據,因此僅僅是這兩方面的數據資訊是不夠為用戶進行信用畫像的,都需要其他資訊做補充,特別是借貸等金融行為數據做補充。”

  技術方面,8家機構也紛紛開發大數據機器學習分析系統、反欺詐系統、遠端識別系統等。有媒體報道,中誠信正在與機構合作研發基於移動端的快速網際網路身份驗證應用,同時基於移動設備的虹膜+指紋的遠端雙重識別系統的研發也進入了實質性談判中。

  “後來進入這個市場的機構需要一定時間積累,芝麻信用油自己的歷史消費數據,而拍拍貸也已經積累了8年,有很多好客戶的樣本和壞客戶的樣本。”章峰説。

  市場人士認為,我國徵信市場還處於初期,未來幾年還會出現各種版本的信用評分,但實際上各家的徵信系統都是圍繞自己的體系開發的,在交叉使用中可能會有差異,但是就像拼圖一般,雖有重疊但更多的是互補,數據採集來源越多樣,個人徵信考察維度越多,評判才更為準確。

  因此在機構之間更多的是合作空間。

  芝麻信用已經廣泛與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合作,信用數據已經和積木盒子、手機貸、銀湖網、融360等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進行了對接。而點融網不僅借用芝麻信用的數據完善他們的風控體系,同時部分公司還會向芝麻信用開放自己的數據。

  而據了解,拍拍貸也和前海徵信、芝麻信用進行了合作,後兩者的數據成為前者的補充。

  巨大想像空間

  個人徵信行業的蛋糕是巨大的。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央行個人徵信系統中收錄有信貸記錄的自然人約3.2億,還不到總人口數的1/4,遠遠滿足不了借貸市場的需求,很多沒有信用卡或從未跟銀行發生借貸關係的人很難獲得信貸服務。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徵信業務僅僅在P2P個人無抵押小額信貸市場的應用就潛力巨大。中國有近5億網際網路非信用卡人群的個人信用借貸需求尚未得到滿足,這些用戶沒有和銀行體系發生過信貸交集,信用報告覆蓋不到,他們都是個人徵信行業的目標客戶。”

  根據宏源證券分析師的分析,通過中美對比測算出中國個人徵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而中金公司認為,目前很多非金融信用的應用場景,例如租車、租房、應聘等生活服務場合,沒有得到徵信系統的覆蓋。

  記者發現,針對這些空白,徵信機構已經有針對性地設計産品,如芝麻信用“芝麻分”,主要側重生活類場景,在租車、婚戀等領域推廣芝麻分數;前海徵信“好信度”主要用於信貸機構領域;華道徵信“豬豬分”專注于檢驗租房者的信用情況等。

  眾安保險CRO吳逖對徵信、信用産業有更深的思考,他提出征信産業還可以提供信用理財,就是通過信用群體自主化,通過社交實現信用理財。現在所有的理財是用錢投資收利息,如果不用錢去投收利息,而是某人的信用很好,別人願意為他的信用付錢,信用就可以産生收益,産生利息。再比如信用保護,既然信用這麼重要,應該設計專門産品來保護信用。很多時候的信用違約是在無意當中或者被迫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能夠有一個服務或者有一種産品為客戶在面臨信用破産、偶然的信用危機時提供支援,這樣的産品也是大有前途的,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信用卡代償這樣的服務,這就類似于一種信用保護業務,這類業務可以延展開去。此外,還有信用培養,改變高利率加速用戶信用破産風險的現狀,通過服務提高信用等級。(記者 張競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