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網貸 > 正文

字號:  

勒韁校園貸“無序瘋長”

  • 發佈時間:2016-04-08 08:31:0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據媒體報道,近日鄭州一位大學生因無力償還高達60多萬元的“校園貸”精神崩潰,進而跳樓。這一慘劇將在大學校園裏如魚得水的網際網路借貸平臺推上風口浪尖。

  從2014年開始,趣分期、分期樂、愛學貸、名校貸、校園白條等“校園貸”繽紛呈現,不到兩年時間風生水起,蔓延至高校的每一個角落。為何呢?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校園貸”門檻低、手續少、額度高……重要的是,囊中羞澀卻特想買某件東西的時候,不用先開口問父母要,因為可能被拒絕。而對於網際網路借貸平臺來説,大學生的分期消費市場潛力大、利潤厚,且與學生溝通起來也不費勁,這樣的借貸生意挺爽。

  然而,天下也沒有免費午餐。有的學生“貸”著“貸”著,便消費過了頭。據了解,通過校園貸進行分期消費的學生,大多是購買電子産品,如手機、單眼相機、平板電腦等,也有部分女生會拿借來的錢買高檔化粧品,甚至去整容,隨隨便便欠下幾萬元債,最後由家長償還。

  校園貸之所以能在大學裏“無序瘋長”,很大程度上因為利益鏈條已深入校園和學生個體。眼下幾乎每個高校都有一些學生為P2P網貸平臺做兼職推廣,美其名曰“校園代理”。只要有學生在校園貸的APP註冊、綁定銀行卡,兼職者一般可賺30元至50元不等的提成,據説高峰階段有的校園代理一天能賺3000元至5000元。但做這個很花時間精力,一方面荒廢學業不説,另一方面遇到P2P平臺“跑路”現象時,這些“代理”就慘了,既被“千夫所指”,還可能自己賠錢落個“雞飛蛋打”。

  依筆者之見,再好的事物也有其兩面性,校園貸作為一種針對特定群體的金融産品,雖無可厚非,但目前該市場魚龍混雜、亂象增多,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進行監管和抽查,用韁繩勒住這一金融模式的“無序瘋長”,使其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