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中晉係”被立案調查再次敲響互金行業風險警鐘

  • 發佈時間:2016-04-08 07:31: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中晉係”日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受此影響,包括中國趨勢、中國創新投資、華耐控股等在內的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也受到波及,股價連續下挫或股票臨時停牌,令投資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事件再次將備受關注和爭議的網際網路金融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網際網路金融以其高科技、創新等特點,獲得了市場廣泛的認同和接受,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但同時值得留意的是,正處於發展“青春期”的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頻繁出現了諸如公司破産、高管跑路、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事件,這顯示行業發展不規範、監管亟待加強等問題日漸突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曾指出,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本質是風控。可以説,網際網路金融的主體是金融,網際網路只是手段。需要強調的是,由於網際網路和金融兩者都是風險性行業,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實際上是風險疊加的行業,更應當加大風險控制和監管的力度。

  目前,國內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進入缺門檻,缺乏監管;業務形式、經營範圍邊界模糊;客戶資金安全缺乏有效保護,投資者保護機制缺失;網路和資訊安全隱患較大等。

  從公安機關披露的調查情況可見,以徐勤為實際控制人的“中晉係”自2012年7月起,先後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資註冊50余家子公司,並控制100余家有限合夥企業,租賃高檔商務樓及雇傭大量業務員,通過網上宣傳,線下推廣等方式,利用虛假業務、關聯交易、虛增業績等手段騙取投資人信任,並以“中晉合夥人計劃”的名義,變相承諾高額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眾大肆非法吸收資金。

  我們不妨再看看捲入事件的上市公司,他們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據悉,徐勤等人為了週轉渡過難關,採取了向港股借殼的策略,希望通過資本市場來保持流動性順暢,中國創新投資、中國趨勢等港股上市公司儼然成為其利用的標的。

  由此可見,目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除了需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外,道德風險是另一大需要關注的問題。在法律法規之前,道德是底線,要警惕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圈錢”行為,同時,從業者也要抱著做久、做長、踏踏實實的態度去發展業務。

  實際上,“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匹配高風險”等等都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投資常識。然而,在高收益“餡餅”的誘惑下,許多人放棄了基本的常識,放鬆了對道德風險的警惕,抱著僥倖的心態邁進雷池。

  從“中晉係”事件可見,在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同時,應當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同時,投資者也應時刻保持客觀理性,提高風險意識,風險控制的警鐘仍須長鳴不休。(記者 呂錦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