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網貸 > 正文

字號:  

小心,P2P披著“銀行”的外衣

  • 發佈時間:2015-06-17 02:35:53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為增加投資者的信任,不少P2P機構選擇“傍”銀行,可一家P2P機構直接給自己取名為銀行。近日,北京銀監局針對“銀谷銀行”發佈虛假資訊進行風險提示,再次引發了關於P2P虛假宣傳的軒然大波。而前不久,一P2P平臺宣稱在銀監會大樓辦公,也引發銀監會連夜發文辟謠。

  提示自封“銀行”遭監管狠批

  近日,北京銀監局發佈了有關“銀谷銀行”發佈虛假資訊的風險提示。北京銀監局表示,近期有單位、個人以“銀谷銀行”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並在廣告材料中使用“銀谷銀行”的標識,而北京銀監局從未批准設立“銀谷銀行”,也未向任何單位和個人頒發過含有“銀谷銀行”字樣的金融許可證,提醒市民高度警惕並注意防範類似的虛假資訊,發現有關單位或個人涉嫌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或向主管機關反映,謹防上當受騙。

  回應公司名稱獲工商總局核準

  面對監管部門的指責,“銀谷銀行”進行了回應。昨日,記者在其官網看到一則“聲明”,公司稱在2015年3月9日,已從國家工商總局獲得“銀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企業名稱的預先核準。

  其實,這種“自封”銀行並非沒有先例。早在2013年監管層啟動民營銀行試點時,就曾催生了民營銀行的“圈地運動”,多個民營銀行名稱被搶注,如企鵝銀行、中聯銀行、互眾銀行等,參與這場“圈地”潮的既有上市公司、地方商會、民企,也有部分P2P公司。

  公司名稱得到工商部門批准,是否就可以設立銀行呢?北京銀監局指出,銀行必須經過銀監會的審批,否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

  提醒P2P“抱大腿”五花八門

  為求增信,一般而言,P2P平臺會宣稱跟銀行取得合作。近日,P2P平臺投哪網宣佈聯合招商銀行推出聯名卡。事後,招行對此予以否認,稱該平臺只是招行的工資代發客戶,合作推聯名卡的消息失實。

  隨著P2P跑路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有所增強。為了打消投資者的顧慮,部分網貸平臺聲稱有政府背景。事實上,部分地方政府機構的辦公樓向社會企業出租,部分網貸平臺則鑽了這個空子。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P2P平臺“抱大腿”的對象除了銀行、政府機構之外,還有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各類招式可謂五花八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