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觀察家 > 正文

字號:  

P2P平臺引入外部審計是做秀?

  • 發佈時間:2015-12-09 03:29:2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本報記者 陸綺雯

  非法資金池、平臺自融、項目造假;風險保障金真假難辨,逾期率與壞賬率因缺乏統一計算標準而隨意粉飾……一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真實數據成謎,給P2P平臺投資人造成難以拂去的陰影。近兩月,業內連曝多家平臺引入外部審計,披露第三方審閱數據報告,這是平臺自啟“黑匣子”,還是一種做秀式增信行為?

  引入審計成增信新風向

  近日,滬上專業票據理財平臺小狗錢錢宣佈與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事務所將對平臺2016年年報進行審計,定期披露審閱數據報告,所有報告投資每人平均可查閱,保證資訊透明。

  記者發現,繼與銀行建立第三方資金存管風潮後,與外部審計機構合作進行內部審計逐漸成為行業增信的另一風向標。據統計,目前有逾2000家網貸平臺,但通過外部審計的平臺僅10余家。

  記者從畢馬威等會計師事務所了解到,由於看好P2P平臺,他們意願與其合作,不過選擇平臺時會對運營管理、風控安全、發展願景等綜合考量。

  上海財大客座教授、網際網路金融專家陳旭盧説,與會計師事務所聯姻的模式是可複製的,那些實力較強,風控可靠的平台下一步發展,便是逐級實現平臺透明化,減少P2P平臺各項風險,這是個好開端。

  資産透明多玩數字遊戲

  財務數據不透明一直是P2P平臺的弊病。壞賬率多少?逾期率多少?借款方融資成本多少?很多網貸平臺諱莫如深。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自曝”其平臺壞賬率年化約5%—6%,行業平均數遠高於此。

  據小狗錢錢透露,各家平臺對壞賬的定義不同,有的將當期借款壞賬稱為壞賬,有些平臺將全部所有期限內的借貸本金計入壞賬,但通常都會人為降低壞賬率。目前少數P2P網貸平臺會在運營數據月報或年報中披露壞賬率等核心數據,對外宣稱的壞賬率一般都在3%以內,大部分更宣稱壞賬率為零。但實際上,一些綜合排名前50名的P2P平臺的壞賬率已升至20%以上。

  第三方審計是把雙刃劍

  由於缺乏相應監管政策,至今已有400多家平臺出現問題,壞賬、跑路、投資人利益受損,導致整個行業信任缺失。

  有業者指出,就平臺而言,與第三方審計機構合作,會大大增加運營成本。而且會計師事務所更多的是一種財務審計,無法完全替代風控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會計師事務所在P2P平臺安全性上的作用有限。更公開的資訊披露是發展方向,但這也是各網貸平臺發展的雙刃劍,優質平臺通過資訊透明增信獲得長期發展動力,劣質平臺則終將被淘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