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觀察家 > 正文

字號:  

信託業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路徑思考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22: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網際網路金融是網際網路技術與金融服務功能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金融業態。在市場內生力量驅動和政府積極引導下,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得以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企業借助網路平臺客戶流量的先發優勢,在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基金、P2P、網路眾籌等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對於傳統中小型金融機構而言,如何突破網際網路平臺技術和綜合實力兩方面限制,走出一條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道路成為一道具有現實意義的命題。

  傳統中小金融機構迎來歷史機遇

  美國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發源地。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美國網際網路金融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電子商務、網路銀行、網路保險、P2P網路借貸、網路眾籌、網際網路貨幣基金和網際網路金融衍生品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網際網路金融體系。

  從美國網際網路金融20餘年的發展歷程來看,網際網路技術對於金融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金融市場規模擴大,各類新的金融機構大量出現,客戶群體數量增加;第二,基於標準化資訊的金融衍生品市場迅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第三,金融業發生“二次脫媒”,商業銀行活期存款賬戶餘額持續減少,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直接融資模式的市場份額提升。但是,美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並未顛覆傳統金融業。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通過全面資訊化和網路化較快地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並通過並購和整合反而提高了行業集中度。而網路銀行、P2P平臺、眾籌網站等新興金融機構雖然交易規模有較大提高,但是其總體市場份額仍相對有限。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水準並不超前,且存在結構性差異。各類傳統金融機構的網際網路化還未完成,而新興的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發展程度不同——P2P、眾籌、貨幣基金等業態發展速度較快,但網路銀行、網路保險等業態發展相對滯後。因此,在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版圖中,既有與美國處於相似發展階段的部分,也有仍處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發展階段的部分,這種結構性差異將為發展速度較快的部分帶來更廣闊的空間,並在為發展相對滯後的部分提供某種後發優勢。

  除了發展水準的差異,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背景上,中國與美國也存在四個方面的區別。首先,在網際網路技術普及之前,美國已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一次脫媒,而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次脫媒與網際網路金融興起時段相近。這將會加劇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使得二次脫媒與一次脫媒同步完成。其次,中國擁有極為龐大的網路規模,僅2014年支付寶的用戶人數就超過了美國總人口。這將帶來難以估量的網際網路金融流量和網路外部性效應。第三,網際網路金融與混業經營趨勢將相互加強,金融行業同時面臨著內部與外部的競爭壓力。第四,中國的金融監管環境與美國不同,監管制度與政策的變化將對網際網路金融産生積極的影響。一般來説,後發國家的監管制度與政策通過經驗借鑒將更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

  總體而言,就美國的經驗而言,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將以在競爭中融合的趨勢為主,就中國的市場特徵而言,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但對金融行業的衝擊更大,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紫金信託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路徑

  在實施“+網際網路”戰略的過程中,傳統中小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發展目標和對未來行業格局的判斷來決定具體的實施策略。紫金信託已經把網際網路金融列入了公司中長期戰略規劃中,致力於借助各類網際網路平臺擴大業務的種類和範圍。通過深入思考和實踐探索,紫金信託提出了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的“1+2+3”發展路徑。

  “1”是打造一個合作共用平臺。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金融行業內部、金融和非金融行業之間的壁壘都將被打破。資訊溝通與處理的成本越來越低。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長期合作能夠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攜手共贏。對於原本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傳統中小金融機構而言,通過合作建立一個互利共用的平臺是做好“+網際網路”的關鍵。傳統中小金融機構的合作對象既可以是網際網路平臺或具有網際網路特徵的平臺類機構,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或非金融機構。對於長期發展而言,後一種合作方式具有更深遠的意義。通過與其他金融或非金融機構的合作,傳統中小金融機構能夠獲得更多的“+網際網路”策略選項,甚至慢慢走向“網際網路+”。這將意味著傳統中小金融機構的網際網路金融真正具有內在生命力。

  “2”是實施兩端“+網際網路”。兩端即:客戶端、資産端。目前,無論是大型金融機構還是中小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仍舊處於把原本的線下業務轉移到線上的階段,這種所謂“O2O”的轉移往往從銷售業務的網路化開始。通過手機、PC、微信和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開設賬戶,一部分線下客戶轉移到了線上,並開拓了新的客戶流量。這種從客戶端發力的“+網際網路”策略,具有門檻低、投入小、見效快、短期效益高的特點,並且爭取到的流量越多,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基礎就越紮實。但是,客戶端的“+網際網路”,本質上還是仲介業務,在網際網路時代,仲介業務的競爭將趨於白熱化。這意味著仲介費用的下降和維持客戶黏性難度的上升。因此,客戶端的“+網際網路”成功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金融機構在資産端的專業能力。目前,如何通過資産端的“+網際網路”來提升金融機構的專業化能力仍舊處於空白,較為流行的設想是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來更有效地識別和控制風險。未來,資産端的“+網際網路”將呈現更豐富的實現路徑。

  “3”是從三個方面確定發展路徑。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問題”(Problem)、“資源”(Resource)和“策略”(Strategy)。傳統中小金融機構要邁入網際網路金融的門檻,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即判斷自身有哪些問題是可以通過對接網際網路技術來解決的,以保證投入的有效性,也能夠也最快的速度積累開展網際網路金融的經驗。在找到“問題”與對應的“網際網路技術”之後,“資源”的種類和特徵能夠幫助傳統中小金融機構選擇切合實際情況的網際網路技術,確定開展合作的對象和方式。最後,傳統中小金融機構還必須制定高效且可行的“策略”,實現網際網路技術並解決“問題”。通過PRS的順序,傳統中小金融機構既能夠讓“+網際網路”發展落到實處,又能夠維持合適的成本收益比率,推動網際網路金融的長期、穩健發展。

  如果説網際網路是人類社會的一次新革命,那麼網際網路金融就是金融行業的新革命。但是,網際網路金融既未改變跨期價值交換和信用交換這一金融交易的本質,也非解決傳統中小金融機構經營問題的“萬能鑰匙”。傳統中小金融機構需要客觀地評估網際網路金融對行業和自身的影響,並根據內外約束條件選擇合適的戰略。我們相信,只要借好網際網路金融的東風,傳統中小金融機構將真正開闢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陳崢 薛小峰(陳崢係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紫金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薛小峰係紫金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

網際網路金融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京天利 19.06 9.98%
2 賽為智慧 18.52 9.98%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銀之傑 16.53 6.10%
5 恒生電子 62.84 5.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星石化 15.08 -3.52%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新湖中寶 4.52 -2.80%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東方財富 16.47 -2.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