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多件藝術品過億成交 卻是最冷一年(圖)
- 發佈時間:2016-01-25 10:22:5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2015多件藝術品過億成交 卻是最冷一年
據中國(含港澳臺)各大拍賣行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拍賣市場雖然有多件藝術品以億元成交(國內6件),看似很紅火,但相關的行業人士仍感嘆“2015是中國拍賣業遭遇最冷一年,冷得好憔悴”。
2015年中國藝術品TOP:(數據收集于各大主流拍賣公司)
NO.1:潘天壽 鷹石山花圖 2.79億元
NO.2:李可染 萬山紅遍 1.84億元
NO.3:李可染 井岡山 1.26億元
NO.4:紅寶石及鑽石戒指 1.16億元
NO.5:潘天壽 鷹石圖 1.15億元
NO.5:齊白石 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 冊頁 (十八開) 1.15億元
NO.7:郎世寧等 清乾隆 《純惠皇貴妃朝服像》 1.12億元
NO.8:十四世紀 釋迦牟尼 1.03億元
NO.9:潘天壽 勁松 9315萬元
NO.10:南宋 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 9190.11萬元
雖然,此TOP10隻是反映出2105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某種局部狀態,但從中也不難發現,傳統大家書畫作品佔位多席,而往年能與之抗衡的近現代藝術板塊藝術作品無一件入列。
在近當代藝術拍品中,吳冠中、常玉、趙無極佔據了該板塊的前五席(吳冠中2件、常玉2件、趙無極1件),吳冠中的《木槿》以6900萬元的成交價在該板塊中拔得頭籌,其後緊隨的是常玉的《藍色辰星(菊花與玻璃瓶)》以6500多萬元成交,而趙無極的《07.04.61》則以4490多萬元的成交價佔據該板塊的第五席。
而對於當代藝術作品(國內藝術家)來講,相對於書畫的億元成交價,其最高價位則來自藝術家石衝的名作《欣慰中的年青人》,價位僅為3795萬元;其後緊隨的是有所爭議來自馬雲和曾梵志攜手的,估價僅為200萬左右,卻以3400多萬元成交的《桃花源》。
拿14年和15年油雕TOP10數據圖進行對比,14年還佔據數席位的當代藝術油雕作品,在15年時已所剩無幾。
單從2014和2015的Top10來看,相比于近當代藝術板塊下滑的趨勢,2015年的書畫板塊成交價位上升趨勢明顯;其中,六件作品過億成交。在2014時,Top10中的書畫板塊與近當代藝術版的成交價位近乎持平,而到2015,當近當代藝術下滑、書畫板塊上升,兩則以前的持平狀態逐漸被拉開,當代藝術再無以往的“風光”。
致“冷”緣由
而本月(1月)18日發佈的《2015年度拍賣行業藍皮書》(根據國內10家樣本公司統計所得),整體的拍賣市場卻和2015Top10所呈現的持相反的狀態:2015年10家公司的拍賣市場規模較上年有所下調,上拍量下降13.96%,成交量下降13.40%,成交額下降15.38%;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便是來自傳統書畫板塊。2015年,10家拍賣公司共舉辦中國書畫拍賣專場158個,上拍18598件(套),成交13055件(套),成交率70.20%,成交額97.53億元;相比2014年,成交量減少5424件(套),成交額減少27.7億元,對總成交額的影響率達到90.55%。而其中,近現代書畫整體下調,當代書畫在2015年受到各大公司減量,成交量縮減一半以上,古代書畫市場較為穩定。但在整體書畫板塊呈下降的年度趨勢時,2015年的秋拍卻成逆勢增長,5件作品過億。這反應出市場對於精品的渴望,也為到來的2016年書畫市場打了支強心針。
相對於書畫板塊的下調、下降趨勢,2015的近當代藝術、宮廷藝術、佛教藝術總體保持穩定增長,名人信札等新門類逐節攀升。而其中,近當代藝術板塊雖已無天價成交價降臨,但整體呈上升趨勢也意味著當代藝術品的價位正慢慢從07年後“天價傳奇”中回歸到正常。
“冷”中遇暖的日韓
草間彌生《No。 Red B》4481多萬元成交(左)、 奈良美智《Yr。 Childhood》1579多萬元成交(右)
而在近當代藝術板塊中,逐漸穩增的日韓藝術,上拍量、成交量在2015尤其耀眼。當中國推崇的一代抽象大師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人的作品已然成為現代板塊上的“硬通貨”,價格已經到達一個制高點時,而日韓老一輩抽象大師作品,在市場沉澱多年後,經海外拍賣行的推廣、培育,也開始逐漸釋出市場。
除了早期的草間彌生和奈良美智被藏家追捧,新生趨勢也就是所謂“具體派”跟“單色畫”更成為市場的黑馬,可以從明星藝術家白髮一雄和田中敦子在最近都紛紛超越了他自己本的價格,尤其是白髮一雄在2015年蘇富比春拍已經有2400多萬的港幣成交紀錄,田中敦子也造就了820萬港元的成交紀錄,不斷地刷新他個人在二級市場的拍賣紀錄。而拍賣公司在引領潮流部分還做了一些學術方面的梳理,尤其是對具體派挖掘出來創始人吉原治良的價值,也為此做了一個專場,22件拍品總成交額超過2676萬港元。香港2015年春拍周“亞洲現當代藝術版塊”中,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三家拍賣公司推出的55件日韓作品(藝術家版畫作品除外)僅5件流拍,37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成交,5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3倍以上價格易手;而秋拍中,蘇富比的當代版塊依舊將主攻方向放在日韓藝術,最終11件拍品僅1件成交價低於最高估價。日韓近當代藝術拍品的崛起,也為中國近當代藝術板塊敲響了警鐘: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行緣何在香港拍場紛紛聚焦日韓藝術?曾經被視為座上客的中國當代藝術又為何相應地出現了邊緣化態勢?
無論2015年過億何件,市場多冷,但都已遠去;對於已到的2016,在上週日(1月17日)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上眾嘉賓對於如今的市場道言:雖然現階段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總體處於低迷的狀態下,但藝術品消費的力量正在顯現。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藝術品消費或許會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轉型和結構,改變過去以收藏市場或投資市場為主要屬性的狀況,它的好處在於或許會使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到一個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大眾性市場。同時,經營內容的當代性是目前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在萬眾創新的時代只有面向未來的藝術才能成為當代文化精神的代表,贏得當下的尊重和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