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中國最難盜的帝王陵:40萬人都沒能挖開

  • 發佈時間:2015-08-21 09:24: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乾陵

  乾陵

  來源:新華網

  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像許三多一樣恪盡職守地保護著主人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

  揭秘中國最難盜的帝王陵:40萬人都沒能挖開

  作者:孫建華摘自《盜墓史跡》

  如果問世界上那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像許三多一樣恪盡職守地保護著主人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我們不禁要問,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什麼單單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

  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儲藏最豐富、而且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被稱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跡”。

  乾陵位於咸陽市幹縣境內海拔1047米的梁山上,史書稱其為“歷代諸皇陵之冠”。乾陵倣當時西京長安格局設計,分內城、宮城和外城,內城佔地240萬平方米,宮城周長十二里,外城周長八十余裏,陵園內建房380間。

  史書記載了乾陵的選址故事,當年唐高宗在洛陽病逝後,陳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陽設置陵寢,但武則天為了遵照高宗“得還長安,死亦無恨”的遺願,決定在關中渭北高原選擇吉地。很快,朝廷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了兩位名揚天下的方士,一位是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宮裏專掌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

  袁天罡接旨後遍尋黃河兩岸,都沒找到一塊中意之處。後來來到關中,半夜子時出來觀看天象,只見一處山巒上紫氣沖天,恰好與北斗相交。袁天罡認定是塊寶地,於是急忙奔上山巒,找準方位,但一時找不到東西作記號,就摸出枚銅錢放地上再蓋上浮土,這才下山回朝復命去了。

  武則天聽他二人説在同一方位選中吉地,派人再去復查。大臣來到梁山後,找到這塊地方扒開浮土,驚得半天沒站起來,原來李淳風的那根發針正紮在袁天罡那枚銅錢的錢眼裏!

  既然是一塊風水寶地,那還等什麼,武則天下令立即開工,很快就將乾陵修好,安葬好唐高宗,後來武則天追隨丈夫葬于乾陵。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應合了陰陽二儀、天地配合得最絕妙的完美結合。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合,乃生萬物。《葬書》中説:“葬者,乘生氣也。藏風聚氣,得水為上,故葬者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

  乾陵雖然歷經千年滄桑,但是,依然風雨不動,歷代盜墓賊都在乾陵面前無功而返,甚至連乾陵的墓道門都沒有找到,可見這塊風水寶地確實保護了龍體鳳軀長眠地下而不受凡人紛擾。但是,也有古人指出,梁山風水是好,但是它利陰而不利陽。武則天選定這裡作為埋葬自己與唐高宗的陵墓,是為了武家後代子孫興旺。並且提出了以下觀點:

  第一,乾陵與太宗的昭陵龍脈隔斷,如果是普通百姓埋在這裡,可以興旺三代,但是皇帝葬在此地的話,恐怕三代以後,江山有危險。事實也確實如此,唐朝自唐玄宗之後就由盛轉衰,此時據武則天當政也不過三代。

  第二,唐朝的龍脈之首在九峻山,太宗葬在此地,居於龍首而使唐室興旺,但是,梁山是周朝的龍脈之尾,尾氣必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