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瓷刻:瓷器上的刺繡

  • 發佈時間:2015-01-13 10:40:38  來源:荊楚網  作者:嚴玨  責任編輯:郭偉瑩

楊賢毅正在演示盤刻。

楊賢毅正在演示盤刻。

楊賢毅盤刻作品。

楊賢毅盤刻作品。

  7日下午,人稱“江城八怪”之一的“刀法怪”楊賢毅受邀來到一家兒童樂園,為大家展示自己的絕活——在瓷盤上作畫刻字。

  記者目睹了這種稱之為“瓷器上的刺繡”的手藝。構思巧妙奇特、刀鋒輕重有度,楊賢毅時而沉著下重力,時而又小心翼翼輕輕敲。他展示的作品“觸有手感,觀有筆墨”。這個秦漢時期的老手藝,在楊賢毅這兒,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在瓷盤上刻字作畫

  楊賢毅左手大拇指有道深深的疤痕,那是他創作時留下的印記。“如果一種鈍器把人劃傷,你會立刻感到疼,但如果是太鋒利的刀片,把你劃傷了你都不會覺察到。”楊賢毅説。那個拇指劃傷時,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只是腳下突然覺得黏糊糊的,低頭一看,地上一攤血,才知道自己的手劃破了。後來,為了這個傷口去醫院縫了五針,至今還有疤痕。

  楊賢毅介紹,瓷刻不同於創作在紙上的書法、繪畫作品,它不僅要求雕刻者有書法、繪畫上的功底,在刀功和手的用力上也有嚴格的要求。要輕,但必須破過瓷器上的釉,要重,又不能一刀下去把瓷盤刻破了。而自己目前更多的是在瓷盤上刻字,稱之為盤刻,是瓷刻的一種。

  瓷刻以瓷器為載體,以專用的刻刀和鐵錘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麗質和鑿刻後産生的崩瓷效果,將深淺不一、疏密不同、長短不齊、有粗有細、有虛有實的鑿刻技法與刀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作品的物象機理生動地再現于瓷器表面。有人形象地將瓷刻比喻成“瓷器上的刺繡”。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凡是能著墨于紙上的事物,無不可“繡”于瓷器之上,使其“觸有手感,觀有筆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筆墨韻”。

  據了解,這是我國源遠流長的一門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大約從魏晉開始,隨著陶瓷業的發展,大量精美瓷器的出現,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餘,很想把咏詩題文的墨跡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於是當時的藝人們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廊。

  “刀客”書法四歲練起

  瓷刻的手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煉就的。創作者必須有書法、繪畫的功底,而這對四歲開始練習寫字、書法的楊賢毅而言,功底早就打好了。那時楊賢毅的爺爺是一名書法愛好者,見孫子愛好寫字,於是買回了字帖,告訴他説:“你先臨摹字帖吧。寫字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枯燥無味。要想把字寫好,必須要有恒心,長期堅持練習,一定會寫好的。”爺爺簡單的幾句話,給小小的楊賢毅極大的鼓舞,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寫好。從此,楊賢毅經常熬夜練字,每天拿起毛筆寫字就是最開心的事情。通過長期不間斷的練習,寫的字有模有樣了。

  17歲,已寫得一手好字的楊賢毅開始練習雙勾字(源自於中國古代的雙鉤廓填法,就是我們所説的空心字)。有了過硬的毛筆書法功底,熟悉並掌握歷代碑帖的書寫筆法及字的結構,並能形成“數字化”概念,同時也掌握了篆刻以及章法的佈局和技巧後,27歲的楊賢毅開始鑽研刀刻書法了。

  採訪當天,楊賢毅向記者演示了刀刻書法之妙:一張彩紙,兩把刻刀,楊賢毅盯著貼在玻璃上的紙沉思片刻,雙手左右開弓同時下刀。刀鋒在紙上舞動遊走,留下細細的線條。收刀之後,楊賢毅小心翼翼地將多餘的部分撕去,“招財進寶”四個字便躍然紙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一筆一劃神韻十足。

  白紙上刻出完整的字,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必須有全局觀,下刀時少一點多一分都會導致整幅作品的失敗,而這樣細緻的工作還要雙手同時進行,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玩了十幾年了。”楊賢毅一臉淡然。

  “人臉刻字”膽顫心驚

  在刀刻書法過程中,要能隨心所欲地控制手中的刻刀,使刻刀力度恰到好處,過重或者過輕都會影響刀刻書法的效果。為了練習“刀刻書法”這門絕活,楊賢毅曾經在家中的鏡子上刻,鏡子上刻得比較成熟了,他就想到在彩色電視機螢幕上也刻,因為在螢幕上是不能失手的,一失手電視機就廢了,“這樣能逼著自己一定要刻好。”

  “跟你來個絕的吧。”楊賢毅對記者説。他拿出一沓稿紙,放在桌上。“劃一刀你説破幾張就破幾張。”

  “3張吧。”

  楊賢毅一刀下去,不多不少正好劃破3張稿紙,下面的紙完好無損。“這個也不算什麼,我還能在你臉上鋪紙刻字呢。”楊賢毅説,臉上刻字,也就是把一張白紙放在人臉上,在紙上刻,最後字刻好,臉卻安然無恙。

  楊賢毅邀請記者試試,可此時記者已膽顫心驚,不敢嘗試。他笑了笑,目前,已在包括女兒在內的30多人的臉上刻過字,從未失過手。

  正因有了如此的功底,楊賢毅在瓷盤上刻字,作畫時,才會如此得心應手,才是真正繼承了這個有著上千年曆史的老手藝。正如楊賢毅所言:“我會經常去一些孩子們多的地方展示我的絕技,這樣能吸引孩子們,讓我們中華民族的老寶貝能得以傳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