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倫勃朗《夜巡》:荷蘭人的朝聖之旅

  • 發佈時間:2015-01-13 10:37:40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夜巡(油畫) 1642年 倫勃朗

夜巡(油畫) 1642年 倫勃朗

  “倫勃朗:晚期作品”特展正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出,這場被稱作一生只一次的展覽是首次對倫勃朗晚期創作的深入探討。策展人貝特西·威斯曼説:“在他去世後的350年後,倫勃朗依舊是如此令人驚訝。他的技術革新,以及他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洞見就如17世紀一樣新鮮而意義重大。” 

  在所有西方藝術巨匠中,倫勃朗·范·萊因的天賦是最難描述的。他少年成名,30多歲便已登上事業巔峰,這一階段其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光影效果非常明顯,深深地影響了同時代的畫家。但是,倫勃朗的後半生災難和不幸接踵而至。因為不善理財而破産,債主的追逐伴隨他余生;孱弱的妻兒接連去世,此後的伴侶被斥責為“妓女”;市民的審美趣味發生改變,他的藝術追求和公眾漸行漸遠……這一時期,他的生活充滿了悲傷與苦楚,他的內心常常自我反省,他的筆觸往往是肆意而粗糙的。《衛報》曾評論道:“負面力量在我們身邊,就像倫勃朗畫中的黑墨水般浸入生活。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在愛和真相中獲得救贖、找到答案。也許,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有倫勃朗一般的勇敢精神,勇於直面黑暗或是光明。” 

  1642年,被認為是倫勃朗人生的分水嶺。在這一年,藝術家完成了他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夜巡》(The Night Watch),而今這幅集體肖像畫已成為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畫作的委託方是阿姆斯特丹火繩槍兵公會,倫勃朗充滿創見地將公會成員錯落有致地安排在畫面各個方位,呈現出一幅生動自然的效果。 

  畫面中,一片夜色籠罩下,伴隨著激昂的鼓點,這些自衛隊民兵匯集在高舉的旗幟下,正準備出征。畫面中心,穿黑衣、佩紅色肩帶、手持長棒者為弗蘭斯·班寧·柯克上尉。他伸出胳膊,引領隊列向前。緊跟著他的是中尉副官,手持一把頭部扁平鋒利的戟,正在接受隊長所傳達的指令。出自阿姆斯特丹盾形徽章的十字紋案裝飾著他的衣服翻領,這意味著這些士兵屬於阿姆斯特丹火繩槍手民團。在班寧·柯克上尉身後,蹲伏著的士兵可能剛剛開過槍,他戴的頭盔上有一圈橡樹葉。而橡樹葉是火繩槍手的傳統象徵物,也是畫面中眾多符號指示物之一。這些符號象徵著火槍手這個職業團隊,同時也是指阿姆斯特丹。上尉左邊一個穿金色服飾的年輕女子形象出現得比較突兀和意外。她是民團的吉祥物,她的腰帶上挂著一隻死禽。而這個民團的盾徽上有雞爪圖案,因此這裡清晰畫出的死禽爪子是在暗示民團的徽章。 

  倫勃朗在畫面左下角有簽名,還在畫面後方一個長矛手士兵的頭盔耳後暗插了自己的頭像局部。根據其特徵明顯的鼻子和那標誌性的軟頂貝雷帽,可以判定是畫家本人。他仿佛是透過鑰匙孔在向場景中觀望。

  在17世紀的荷蘭共和國,民團自衛隊的群體肖像很常見。畫面裏的人物通常被整齊有序地進行排列,每人都佔據大小相似的畫面空間,彼此的顯眼程度也差不多。倫勃朗這幅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類似於以前時代的宗教歷史敘事畫,營造了充滿動作的場景,場景中的民兵們正要列隊出發。每個民兵都付出一筆費用讓畫家將其呈現在此畫中,背景的一個盾牌上還標注了所有人的名字。倫勃朗利用大片的黑色背景來強化場景效果,每張面孔、頭盔和武器上的高光區域從黑色中跳脫而出,更顯生動。

  但這幅畫在當時並未收穫廣泛的認同。阿姆斯特丹人早已見慣了集體肖像的固有樣式,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在群像中僅露出半個腦袋、一個肩膀,或者隱沒在黑暗中,卻要付出和別人同樣多的價錢。正是這件作品的委託糾紛影響了倫勃朗的聲譽,也暴露了他個人藝術創作的理念與市民的審美期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儘管飽受爭議,倫勃朗的創作激情卻沒有因此而衰減,反而積聚出新的力量,相繼創作出許多誠實坦率、直擊靈魂的作品。在被市場和命運拋棄之後,在某種程度上,他獲得了另一種自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