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為何莫奈的《睡蓮》如此受歡迎?

  • 發佈時間:2014-10-24 10:18:09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洪雷  責任編輯:郭偉瑩

\

莫奈睡蓮作品《Le bassin aux nymphas 》(1919)

  莫奈的《睡蓮》系列作品都以睡蓮為核心元素,不過卻有多個分類,包括睡蓮(The Water Lilies)、日本橋(The Japanese Bridge)、垂柳(The Weeping Willows)、 紫藤花(The Wisterias)及鳶尾花(The Irises)。

  嚴格意義上來説,《睡蓮》系列應當稱作水上風景系列(Paysage d’eau)更為正確,莫奈在1909年曾展出48件作品,而該展覽正是以“Paysage d’eau”命名。

  1883年,莫奈跟他的家人移居到了距巴黎50英里的吉維尼,43歲的他選擇了一種平靜的生活。在那裏,他在花園裏佈滿藤架,種滿水果樹和各種花草。他説道:“除了繪畫和做個園丁,我別無它長”。

  在吉維尼居住10餘年後,他將注意力放到了擴大自己兩英畝的家園上,他試圖疏導和改變艾普特河(River Epte,塞納河的支流)來建一個帶水的花園,並在水上種植來自埃及和南非的睡蓮。但是鄰居和當地的委員會反對他的這個想法,認為他引進的這種陌生植物會污染他們的水體,但是莫奈最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下去。也正是因為他這種執著的追求才有了後來風華絕代的"睡蓮"系列作品,如過莫奈沒有創造美的衝動,那麼現代藝術的進程可能是大不相同的。

  莫奈曾向一位訪客説道:“我花了不少時間了解我的睡蓮,當初栽種的時候只是純粹為了樂趣,並沒有打算以它們入畫。然而當我在頃刻間發現原來我的池塘是多麼的美妙時,新的繪畫歷程就此展開。自那一刻起,我幾乎再沒有其他繪畫的題材了”。

  在他生命的最後30年裏,他前前後後畫了大約250件睡蓮作品。就花的主題而言,這些作品已經和莫奈形象地連接到了一起,就如同梵谷和他的向日葵一樣。

\

《吉維尼的水花園》(The Water Garden at Giverny)

  在引流建水花園之前,莫奈在他1896年的作品《洪水》(Flood Waters)中,捕捉到了艾普特河氾濫周圍草甸的情景。《吉維尼的水花園》(The Water Garden at Giverny)則讓人看到了莫奈已經做了一個靈巧的工作,他創造了一個漂亮的地方,這件作品精煉的反應了這些畫作的發展歷程,事實上也是在創作這些作品的數年中,莫奈的一個縮影。

  到1899年的《睡蓮池》(Water-Lily Pond)時,他養在池塘中的睡蓮已經盛開。蔥翠的蘆葦和柳樹葉環繞著四週,漂浮在水面上的粉紅色睡蓮花星星點點,點綴其中,日本風格的橋橫跨在水面上,共同構成以一副美麗的圖景。同一年,他還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條件下,以這個圖景創作了17幅作品,用他印象主義的嗜好回應了事物的短暫和光的變化圖案。

  對莫奈來説,睡蓮並不只是長久的靈源泉,在某種程度上,他的畫作是一種日記的替代物。從1912年起,莫奈患上了白內障,這也解釋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後來畫作的粗糙。兩年之後,他在創作“鳶尾花”畫作時,對藍色、紫色和綠色的應用都顯得濃密。

\

國家美術館珍藏的《睡蓮》(Water Lilies)

  1918年11月,停火協議簽署的後一天,莫奈允諾為法國創作一套巨大的睡蓮畫作,作為“和平的紀念”。 儘管國家美術館也擁有一件名為《睡蓮》(Water Lilies)的相關畫作,但是,這些作品最終的歸屬地是杜樂麗花園(Tuileries Gardens)的橘園。

  它既沒有地平線,也沒有海岸,而是以半個世紀以後傑克遜·波洛克的方式,將我們放到了一個無限場景的中心。沒有遠方,也沒有透視。它就是一個純粹的池塘。

  展開的長度超過四米,據説這件作品的畫布形狀是為了像西方戰線上戰死的士兵致敬。莫奈形式的破壞反應了在那場“空前的,可怕的”戰爭中年輕人的殺戮。然而可以確定的是,莫奈在這件作品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導致了他的加速衰老,最終逝世。

  儘管我們仍然可以辨認出睡蓮葉子的黃色,但是柔和的色調讓它看起來近乎抽象。這些填滿畫作表面的東西,表現了日常經歷的稍縱即逝,同時水面之下又在渴求著永恒的冷酷秘密。

  必須説的是,他的一些睡蓮作品的畫布是失敗的污點。但是當這些東西放到莫奈手上後,他將複雜的自然之物精煉到了一起,形成一種印象之美。或許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存在像莫奈一樣的“園丁”之心,去發現、耕耘潛在之美,所以才有了莫奈“睡蓮”作品的經典流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