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藝術界的地緣政治學

  • 發佈時間:2014-09-03 10:36:1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不可否認,當下藝術界確實存在著中心與邊緣、強勢與弱勢的客觀現實。而這種現實,越來越與地理位置特別是政治地緣性有關,即:藝術越處在京都或要津城市,則越有全國影響力而處於強勢地位。與此對應,全國為數不少的藝術家蜂擁入京,或暫居或定居,或拜師學藝或做市場推廣,試圖搶佔某種意義上的藝術戰略制高點。多年前,人們將該現象稱之為“北漂”。

  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本是政治地理學的分支,它根據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分佈來分析世界或地區範圍內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而現在,國內藝術家也開始實施這樣的策略,從全國各地搶灘登陸到京城。

  論經濟水準,北京與上海、廣州等城市相比並不佔優;論地理位置,則不能與天津、杭州等沿海城市相比;論氣候環境,不足也不少。但單就其首都地位而言,其無比強大的向心力與輻射性,以及與此息息相關的經濟、文化優勢,就足可以抵消其作為一個普通城市的諸多不利因素。美術方面,北京集中了創作、展覽、學術研究及市場等多方面的重要人才和機構,而且地位尊崇。

  從歷史上看,基於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行政體制,各地精英人物多向“高處”走,希望能夠赴“瓊林宴”並“打馬禦街前”。這種想法即便是在當下也很正常,比如在居家方面,鄉官多願意到縣城安家,縣官多喜歡在省城買房,而省城的能人往往得考慮在京置業或到國外定居,似乎這樣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而一輩子蝸居鄉野,並非人人都夠接受。就學問而言,“學在官府”的認識及現實長期存在,給人一種京畿等地斯文匯聚的印象。古代統治者為了彰顯其“求賢若渴”和“人盡其用”的政治功德,常以“野無遺賢”四字作為總結性陳詞。但事實是這樣嗎,特別是在藝術方面?明代中期的吳門畫家群,其影響力已遠超當時的宮廷畫家,所在的城市也非京城,而是帶有強烈商業味的文化中心城市蘇州。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本是藝術界的共識,但文藝機構的行政級別、名稱和所在地,卻可以分出雌雄。前些年某國家級的畫院誕生了,筆者無從知曉其更名初衷,但清楚地知道國家級的東西放在成都並不合適,更是擔心以後“中央畫院”、“亞洲畫院”類似的東西如雨後春筍般“亂花漸欲迷人眼”。筆者一直納悶:各種藝術機構同樣為社會生産精神糧食,為何一定就要從名字、地域上等分出檔次呢?同樣是美協會員,就一定能夠説明或證明省一級會員要比市一級會員的水準高?套用范偉與趙本山的小品《賣拐》中的話:“同樣是兩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那樣大咧?”

  因地緣政治元素為畫家身份“增值”的案例在畫史上並不鮮見,如宋初的黃居寀、民初的戴進、清代乾隆時期的張宗蒼、近現代的齊白石。而當下大批藝術家北漂的情況實屬罕見,北京的藝術家究竟有多少?葉永青曾開玩笑地説:“北京的北五環至機場,都歸藝術家管!”這麼多的藝術家北漂,一是想去,再是能去。20年前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還被稱為“盲流”,即脫離戶口所在地異地安居的人,得辦暫住證之類的證件。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即便想去也去不了。原因很簡單,僅吃飯一項就會出問題,光有錢是沒用的,還得有糧票,出個差得提前將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而未經組織允許到異地安居,談何容易?

  顯然,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多出於某種藝術理想而自我放逐,聚集在一起“唱著無人問津的歌謠”,物質上有的人甚至處於赤貧狀態。但在不久後情況開始改觀,有的藝術家受到國外藏家的青睞而成為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車越來越高檔、工作室越來越寬敞。

  可能是羊群效益,更多的追夢者開始北漂,北京出現了798、宋莊等數個較大的藝術聚落。

  即便是現在,坊間也經常聽到北漂一族的艱辛,他們也知道到京城僅萬里長征第一步,京城米貴,居大不易,藝術也需要各種操作。不少畫家的名片或簡介往往這樣寫道:“藝術家,工作和居住在北京和××兩地”。就筆者的猜測,今之藝術家北漂,部分人除了有弄斧到班門的勇氣,還有借助京城諸多的地緣優勢大展宏圖的強烈願望,試圖先進入廟堂,再獲得江湖影響。當有一定位置和影響後,再水到渠成地運用既有影響力迅速地由紅到紫、由貴到富,這是一種幾近完美的短平快的藝術發展策略。但是,獲得了地緣制高點的藝術本身,因其多快好省而逐漸擴大了其功利性,藝術家本來很重要的藝術理想開始被名師、市場等因素左右,各種跟風的創作屢見不鮮。這既是當下藝術界生態的一種適者生存現狀,更是當下某些北漂一族在藝術上墮落的一種表徵。

  藝術家似乎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需要借助更多外在的平臺和市場上的成功等東西,來證明其價值。

  封建王朝時期的宏偉帝都,以及天子面南背北接受群臣三跪九叩的威風,在時下的影視劇裏繼續演繹著,它反映了有著2000多年封建集權背景下人們對某些大家都懂的東西的慣性認同。如此看來,托馬斯·弗裏德曼關於“地球是平的”論斷並不完全是事實,雖然現在的交通、通信是如此發達,在藝術上依然如房價那樣,因區位不同而有著價值的高地與洼地。

  筆者啰嗦這麼多,無非想説的是時下的中國藝術家越來越講究地緣政治學,一廂情願地相信北漂會迅速提升其藝術地位,這是否現實?另外,北漂對藝術家的創作及發展,是利多還是害多?這裡,套用一句時髦語:北漂容易,成功不易,且漂且珍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