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盧浮宮仍是最熱門博物館:博物館7大發展趨勢

  • 發佈時間:2016-04-25 10:34:05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2015年,紐約展出的馬蒂斯剪紙、東京展出的莫奈的風景和裏約熱內盧展出的畢加索的繪畫都被台北故宮博物院組織的8個展覽搶去了風頭。根據《藝術新 聞》國際版在過去一年內收集到的數據,去年平均每天有12000余人次到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儘管總參觀人數在其90週年之際略有下降,但是它的展覽依 然“承包”了2015年度全球美術館調查“最受歡迎展覽”榜單的前8位。

  台灣本土藝術家陳澄波的展覽成為了2015年全球最受歡迎的展覽,他的作品融合了現代西方和中國傳統的影響。除了台北故宮博物院之外,在2015年,全球各大博物館展覽都呈現了怎樣的趨勢呢?

  1、出借藏品的誘惑

  從歐洲博物館出借的大牌藝術家的作品仍然吸引了大批觀眾。來自巴黎馬摩坦莫奈博物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的莫奈晚期作品為東京都美術館每天帶來超過10000名參觀者。然而,來自巴黎盧浮宮的日常生活題材的藏品,例如維米爾、倫勃朗和提香的繪 畫,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就略顯冷門(每天7640人次)。

  從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出借的畢加索、達利、米羅等西班牙藝術家的作品為裏約熱內盧巴西銀行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Banco do Brazil)吸引到每天9500多名參觀者。儘管巴西正在經歷經濟危機,但財大氣粗的銀行基金會還是有能力繼續組織高規格的免費展覽。來自聖彼得堡國立 俄羅斯博物館(The State Russian Museum)的康定斯基的作品也大受歡迎;超過100萬人參觀了在巴西利亞、裏約熱內盧、聖保羅和貝洛奧裏藏特的4所分館舉辦的系列巡展。

  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的路易威登基金會利用其豐富的資源組織了任何公共博物館都艷羨不已的展覽。這個名為“激情之鑰”的展覽囊括了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奧斯陸蒙克博物館(Munch Museum)、俄羅斯冬宮(The Hermitage)、普希金和國立俄羅斯博物館(Pushkin and State Russian Museum)出借的現代藝術大師的各種作品。這些極具吸引力的展品為路易威登基金會由弗蘭克·蓋裏(Frank Gerry)設計的建築吸引到每天4100多名參觀者。

  路易威登基金會外觀

  2、傑夫·昆斯成為巴黎和畢爾巴鄂的大紅人

  傑夫·昆斯(Jeff Koons)繼續通過由紐約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在2014年開始的巡迴回顧展吸引了世界的關注。這個展覽是當年巴黎最熱門的展覽,平均每天有接近5000名參觀者到訪蓬皮杜中心。昆斯在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Guggenheim Bilbao)更受歡迎。這裡是他的“小花狗”的家,他的回顧展吸引了每天5182名參觀者。昆斯和讓 – 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 Michel Basquiat)的組合吸引了兩類粉絲(以及市場),從而讓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參觀人數比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多出了20萬人。

  3、惠特尼新館是紐約新熱門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繼續在紐約佔據著主導地位,來自紐約的20個最熱門展覽中有14個是它舉辦的。但是惠特尼博物館展開了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新競 爭:2015年5月,由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惠特尼博物館新館開幕,開幕館藏展“America Is Hard to See”成為了該館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展覽。平均每天的參觀人數是5352人,比去年的昆斯展多出幾乎30%。

  2015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了紐約最擁擠的展覽:“中國:鏡花水月”(每天6581人次)。

  4、艾未未領銜倫敦

  艾未未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證明了自己勢不可擋的勁頭,每天為美術館吸引了超過4300名參觀者。由英國政府引起的關於艾未未簽證事件的爭論讓他更受公眾的關注。皇家美術學院的夏季展覽在去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同時,大都會美術館策劃的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的新銳時裝展終於來到了倫敦,並且打破了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紀錄(差不多每天3500人)。從參觀人數來説,去年的泰特現代美術館相當低調,儘管它舉辦了頗受評論家稱讚的馬琳·杜馬斯 (Marlene Dumas)和艾格尼絲·馬丁(Agnes Martin)作品展。倫敦最受歡迎的免費展是在薩奇美術館(Saatchi Gallery)舉辦的,它把當代藝術與奢侈品牌的推廣結合在了一起。

  5、名人效應

  英國藝術家大衛·施雷格利(David Shrigley)特別值得一提。他的另類幽默在澳大利亞相當受歡迎;他的展覽中出現了一個撒尿的模特,為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每天帶來了5600多名參觀者。同時,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證明與名人效應結合的藝術和音樂展覽有足夠的受眾群體,其實這是不言而喻 的。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和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的視頻《All Day/I Feel Like That》在四天的放映檔期中每天吸引了3400多名觀眾。相比之下,克裏斯蒂安·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的《鐘》(The Clock )是一種更私密的體驗;在兩個月的展期中,每天大約有500人到場參觀。

  6、參觀人數排名重新洗牌

  去年11月的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對博物館的參觀人數産生了影響。在悲劇發生之後,許多博物館關閉,學校參觀行程也取消了。總言之,盧浮宮的參觀人數從 2014年的920萬人次下降到約860萬人次。蓬皮杜中心的參觀人數減少到300萬人次,下降了12.5%。奧賽博物館的數字保持穩定,而東京宮的參觀 人數上升到82萬多。

  儘管去年是困難的一年,盧浮宮依然是世界最熱門的博物館。免費參觀的倫敦大英博物館保持排名第二,去年有680萬參觀者(2014年是670萬)。因為一 系列罷工導致展廳關閉,倫敦國家美術館從第三下降到第五,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趕超。去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是650萬,包括了修道院分館(the Cloisters)的參觀者。

  與同行相比,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上座率波動幅度頗大。2015年它吸引了470萬參觀者,比2014年少了100萬。將於今年6月開幕的擴建展館預計會大大提升今年的參觀人數。

  7、私人資金的力量

  有三傢俬人博物館在我們2015年的調查報告裏首次亮相。去年九月末開幕的洛杉磯布羅德美術館(The Broad)在2015年最後的幾個月裏吸引了總共20多萬名參觀者。巴黎的路易威登基金會的力量也不可忽視,去年是開幕的第一年,它就吸引了100多萬 參觀者。去年6月,達莎·朱科娃的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在由雷姆·庫哈斯設計改造的一棟建築裏重新開放,已經吸引了53.8萬多名參觀者。不過,墨西哥億萬富翁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仍然位居榜首:他在墨西哥城的索瑪雅博物館(Museo Soumaya)的幾個場館總共吸引了160萬參觀者。

  索瑪雅博物館外觀

  來源:TANC藝術新聞中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