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故宮文創的10億銷售額是怎樣煉成的

  • 發佈時間:2016-04-20 09:13:5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故宮文創的10億銷售額是怎樣煉成的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故宮博物院方面獲悉,截至2015年底,故宮博物院共計研發文化創意産品8683種,其中在2013-2015年期間,故宮博物院研發的文化創意産品累計1273種。與此同時,故宮的文創産品銷售額也從2013年的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近10億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未來故宮的文創産品將從“數量增長”走向“品質提升”。

  去年文創産品銷售額近10億

  自2013年以來,包括朝珠耳機、皇帝折扇等故宮出品的文創産品不僅讓單霽翔親自為其站臺“推銷”,並且創造了可觀銷售業績。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故宮的文創産品去年的銷售額近10億元。

  其中在去年8月,故宮文化服務中心首次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聚划算進行跨界合作,在故宮的文創産品登陸聚划算平臺首頁一個多小時後,1500個手機座就已宣佈售罄。一天內共有1.6萬單故宮文化創意産品在聚划算平臺成交,成為一時的輿論熱點。

  此外,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故宮日曆》在2010年重版後,也出現了銷量六年增長超過8倍的情況。在新版《故宮日曆》熱銷的同時,舊版《故宮日曆》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

  高額的銷售為故宮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單霽翔曾在年初透露,僅2015年上半年故宮的文化創意産品銷售額就達到7億元,利潤近8000萬元。對於利潤的用途,單霽翔表示,一個是成立了兩個機構,故宮研究院和故宮學院,都是非建制的,國家沒有經費用來養活這兩個非建制機構。第二個就是研發,加大投入研發,在爬坡的時候不投入研發,沒有後勁,所以不斷地加大投入研發。

  故宮網路旗艦店正在籌建

  在單霽翔看來,故宮文創産品的發展要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引領。目前故宮方面已經掌握了包括故宮淘寶和故宮商城在內的兩大線上端口。故宮淘寶目前的粉絲量已經達到近30萬人;故宮商城于去年元月1日正式上線,不同於故宮淘寶利用淘寶平臺進行産品銷售,故宮商城是委託專業團隊自建的網路銷售平臺。單霽翔表示,如果説故宮淘寶上銷售的産品是主要以針對年輕人為主的文化創意産品,那麼故宮商城所銷售的産品更多偏重創意與文化創意。

  單霽翔還透露,故宮博物院近期還將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天貓和阿裏旅行社平臺籌建故宮博物院旗艦店,建立故宮文化創意宣傳展示的新窗口,使故宮文化創意産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均有所建樹。

  紅墻外建故宮文創館

  除了拓展線上的文創産品銷售渠道,故宮博物院方面還在紅墻外的東長房區域建立與故宮文化環境相協調的文化創意館。

  對此,單霽翔表示,從“故宮商店”到“故宮文化創意館”,不僅是名稱的改變,而且體現出故宮文化創意産品行銷思路的轉變,即將文化創意館作為觀眾離開故宮博物院前的“最後一組展廳”,豐富觀眾對於博物館文化的體驗,並實現其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的願望。

  據了解,故宮文化創意館已于去年9月整體開放,其中匯集絲綢館、服飾館、影像館等七大展館,以及集文化創意展覽、文化講座活動、産品展示銷售于一體的“紫禁書院”。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舉辦文物展覽來帶動文創産品的銷售已經成為故宮文創産品銷售的又一大端口。據悉,在“石渠寶笈特展”舉辦期間,武英殿書畫館設立的隨展商店銷售額每天超過10萬元,創下了臨時展覽文化創意産品的銷售紀錄。

  此外,今年故宮博物院還將在神武門外東西兩側設立無需購票並且不受閉館時間影響的故宮文化服務區,並將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等多處地點開設故宮文化産品專賣店或專賣櫃檯。

  與60多家企業合作設計千種商品

  近年來,故宮文化創意産品的增速在逐年提升。其中,2013年增加文化創意産品195種、2014年增加文化創意産品265種、2015年增加文化創意産品813種,近三年累計研發文創産品1273種。

  據了解,此前故宮的文創産品製作為完全外包的工作模式,即由故宮博物院相關部門提出文化創意産品需求,由社會上的合作單位完成産品的設計、製作。

  對於這種外包模式,單霽翔表示,其好處是可以節省文化産品的研發成本,但是往往生成的文化産品缺乏創意,對於故宮文化的理解與表現不夠準確,有的甚至與故宮文化嚴重偏離,只能算是一般的旅遊紀念品。目前,除了外包的工作模式有所調整外,故宮還將根據合作經營單位的證明材料和考察情況進行打分,並根據結果擇優選擇。目前,為故宮博物院提供文化創意産品設計和加工的企業已達60余家。

  此外,故宮從2013年5月,首次嘗試研發製作App,並正式發佈《胤禛美人圖》iPad應用程式,故宮還先後推出了《韓熙載夜宴圖》、《每日故宮》等多種App。據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堅持由本院數字産品研發團隊策劃推出App應用內容,由資料資訊部負責將專家的研究成果與觀眾感興趣的題材密切結合起來,並且把專家的研究成果“翻譯”成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樂於接受的形式,更加口語化,形象更親和。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博物院的程式開發團隊成員大多來自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著名高等院校,程式初步完成之後,蘋果公司團隊也會提出意見,在流暢度、互動形式等方面給出建議。北京商報記者 陳傑 張致寧

  觀點

  博物館“不以盈利為目的”不等於“不能盈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我國國有博物館為事業單位,而對於事業單位必要的經營活動如何界定,卻沒有明確定位。一部分人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對立起來,將“公益”和“利潤”、“經營”對立起來,將“不以盈利為目的”等同於“不能盈利”。過分強調博物館的文化事業屬性,沒有建立社會公眾對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研發與經營活動的正確認識。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的研發和行銷,甚至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批評和質疑。在這樣的情況下,博物館只能從為觀眾提供服務、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的角度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創意産品研發,想做而不敢做,只求做小不敢做大,限制了博物館開展文化創意産品研發的進程和水準。

  故宮應將文創産品和門票收入打包上市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故宮的文創産品和門票收入應該打包上市,通過國資委全資的投資公司持有股權,最後將股權的收益作為故宮發展的事業基金,用資本運作來提供收入的溢價,從而進入更好的良好迴圈。“故宮的8萬人限流以及60元的門票是基本固定的,把門票和流量作為一部分,加上不斷增長的文創衍生品開發,這樣一個公司是很有價值的,通過這樣一個公司的價值進行變現從而實現公益化的資金運作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陳少峰表示,公益性的單位是可以實現盈利的,只不過盈利後的資金用途要轉變為公益性的活動,但是要限定盈利後的分配,除少數激勵外,大部分還要用做公益性的用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