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歷代畫猴易元吉最有名 明宣宗身份最高

  • 發佈時間:2016-02-01 10:15:58  來源:人民網  作者:梁志欽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歷代畫猴易元吉最有名 明宣宗身份最高

  

  

易元吉 猴貓圖

  

  

朱瞻基 戲猿圖

  猿猴入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由來已久,可追尋到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從出土的漢畫磚上,就可以看到有人牽狗玩猴。而此後,在猿猴的繪畫題材方面較具代表性的畫家包括東晉著名畫家戴逵、唐代邊鸞、北宋劉道醇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的易元吉。著名收藏家朱紹良接受收藏週刊記者採訪時稱:“中國美術史上,但凡提及猴、貓、猿、麞、鹿等題材,易元吉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毛建波也認為:“畫獐猿最為有名的是易元吉,畫猴身份最高的是朱瞻基。”

  據郭沫若考證,從神話人物帝嚳為動物神祇猴這一點,可以推斷猴曾被當作原始圖騰。他還進一步認為,猴最初還是殷人的圖騰。因此,猴一直被奉為吉祥物,是正義、勇敢的化身。因為發音同“侯”,成了官職爵位的代名詞,顯現了人們盼望入仕封侯、吉祥富貴的美好願望。例如大猴背個小猴,周邊伴隨著蜜蜂,象徵“輩輩封侯”;而“馬上封侯”的意向則是猴子坐在馬背上;畫一棵樹,猴子爬到樹上,旁邊加一隻蜜蜂,樹下是一頭跪著的象,取“封侯拜相”之意……

  據唐代《歷代名畫記》所載,東晉著名畫家戴逵就繪有《胡人弄猿圖》。唐代則有邊鸞的《石榴猴鼠圖》等。此外,據《畫繼》《圖畫見聞志》等著作記載:“五代南唐的王齊翰,金陵人。後主時為待詔,筆法入細者勝。畫花鳥如生,尤以獐猿名於時。”另一位五代南唐的畫家唐希雅,亦工書善畫。《宣和畫譜》稱其“翎毛草蟲之類,多得郊野真趣。”北宋劉道醇譽之為“江南絕筆徐(熙)、唐(希雅)二人而已”。

  朱紹良:在沒有嚴謹解剖學的年代,易元吉畫的猴竟如此寫實

  中國美術史上,但凡提及猴、貓、猿、麞、鹿等題材,易元吉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要説易元吉的猴題材代表作,應該是現藏于台北故宮的《猴貓圖》,該作品還有宋徽宗題寫的“易元吉 猴貓圖”字樣。

  前不久在廣州舉辦的“龍美術館兩宋稀世書畫藏品特展”中,正有一幅易元吉的猿猴代表作《山猿野麞圖》列在其中。這幅畫採用了北宋繪畫中典型的中景式構圖,中鋒用筆勾輪廓和筆墨暈染都非常符合宋人的筆墨特點。

  在北宋的時候,遼國也曾把《千角鹿圖》(又稱《秋林群鹿圖》,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兩幅)送給宋仁宗。但這幅作品不如易元吉筆下的猴、貓寫實。且與遼國的作品滿滿的構圖不同的是,易元吉的作品很多地方作了留白處理,有空靈的感覺。當然,易元吉也許也有構圖飽滿的作品,例如目前藏在日本大阪美術館的《聚猿圖》。但這幅作品的真偽尚存爭議,因為從構圖上來看,與易元吉標準的“中景式”構圖不同,這幅是近景式構圖,且用側鋒勾勒輪廓,這種畫法並非北宋主流。

  不像畫山水、人物或者馬這類題材,歷來畫猴的題材畫家非常少。所以,易元吉的作品很容易被大家記住,在行內一説到猴題材,就容易想到易元吉。還有一點,在那個並沒有嚴謹解剖學的年代,易元吉筆下的猴、鹿等題材卻能畫得如此寫實,這完全依靠他從生活實踐中摸索,是一種樸素的寫實主義,並沒有非常系統的科學理論支撐。理論上,今天的畫家學習了西方系統的解剖學,造型會更為嚴謹,但似乎當代的畫家在畫猴方面,遠不如宋代。這是為什麼呢?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首先對謝赫“六法”的理解不夠;第二,不夠敬業,缺乏追求藝術的情懷,現在大家都在追求潤筆費,忽視自我修養的培育。

  毛建波:明宣宗朱瞻基畫猴功力精湛

  畫獐猿最為有名的當屬北宋易元吉,為了更好地表現猿猴,易元吉深入山區,于樹上結巢而居,經年累月地觀察猿猴獐鹿的習性,他筆下的猿猴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充滿天趣。據記載,《宣和畫譜》著錄北宋末年宮廷收藏易元吉的作品達245件。其中猿猴繪畫佔有相當比重。如《夏景戲猴圖》《夏景猿獐圖》《群猿戲蜂圖》《案石獐猿圖》《猿猴驚顧圖》《竹石獐猿圖》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作品將猿猴與獐鹿或蜂繪于一圖,符合民間祈福求祿的信仰。南宋宮廷畫家毛松,也善繪猿猴。其僅存代表作《猿圖軸》現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毛松的猿猴繪畫,超越了宮廷繪畫單純的寫實,工筆細膩自然,呈現出一派“野逸”樸實的畫風。

  善於畫猴的畫家中,身份最高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即朱元璋曾孫,建元宣德,是明中期畫院發展的有力推動者。其代表作品《戲猿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生動地描繪了猿的三口之家。母猿愛憐地懷抱幼猿,調皮的幼猿摟著母親的脖子,右臂伸向父親。而雄猿正攀緣在樹上,摘了一串果子,引逗小猿。三猿神情生動,墨色濃淡枯澀,巧妙結合,體現了畫家精湛的藝術功力。

  張蔥玉:易元吉《聚猿圖》不及《麞猿圖》

  張氏一門三代皆是海上鑒賞收藏巨眼,名滿天下;張蔥玉本人更以收藏和鑒定唐宋名畫馳譽海內外,當世無人能出其右,不僅20歲時即被故宮博物院特聘為鑒定委員,更是解放後我國第一代也是最年輕的書畫鑒定大師,而其所藏唐張萱《唐後行從圖》、唐周昉《戲嬰圖》、唐顏真卿《竹山堂連句》等更無一不是震動中外的名作。至於易元吉兩猿卷,在張蔥玉看來,《聚猿圖》卻遠不及《麞猿圖》精彩。據《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繪畫三·上》所載,他當年所作鑒賞筆記有言如此:“此圖(即《麞猿圖》卷)構圖簡潔而野趣盎然,卷末有二麞尤佳。樹作點葉,石法略具北宋意趣。今世所傳易慶之畫,未見有款識者,亦未見有宋人題識者,此卷及《聚猿圖》之定為易作,皆出元人,想必有據也。……世人重《聚猿圖》而薄視此卷,以此未見著錄,亦無名收藏家印記故,耳食可嘆如此。《聚猿圖》之猿雖多,以筆墨論,正未易逾此耳。”其不僅對歷代以來偏重著錄、名家印記而忽略作品本身藝術性以致陷入人云亦云、毫無主見的收藏誤區多致不滿,更明言兩卷的優劣之分正在其“筆墨”藝術,以故當時他力排眾議,舍《聚猿圖》而取《麞猿圖》卷,其眼光之毒、之獨,可見一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