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百塊文物碎片拼出一具完整漢代陶棺

  • 發佈時間:2015-12-18 09:37:33  來源:人民網  作者:曾業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上百塊文物碎片拼出一具完整漢代陶棺

  

  瀘州合江的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內,保存著34具漢代石棺,還有5具漢代陶棺碎片,其漢棺的收藏數量,約佔全國出土漢棺總數的25%。最近幾天,合江縣文物管理局成功修復了一具漢代陶棺,引起了全國文物界的官方關注。17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從該局獲悉,這具修復成功的漢代陶棺由上百塊文物碎片拼接而成,而修復工程耗時整整一年。目前,這具漢代陶棺尚處於後期保養期,約3個月後才能整體移動。

  耗時整整一年

  合江拼出瀘州首具漢代陶棺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合江縣境內就陸續出土了漢代陶棺的碎片。這些碎片品種較多,損毀程度也不盡相同,想要用它們來拼出一具完整的漢代陶棺,太難了。”合江縣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2005年以前,合江還沒有建立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這些文物碎片曾多次搬家,增加了碎片辨識和文物修復工作的難度。

  “從碎片整理、分類、辨別到編號、修復、拼接,我們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該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專家組協同努力,大家發現現存在博物館內的漢代陶棺碎片,分別屬於5具不同的陶棺,因此修復難度極大。“僅僅是拼接修復的過程,我們就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值得慶倖的是,我們了解到,這具陶棺是瀘州市範圍內的第一具完整的漢代陶棺。”

  合江縣文物局局長賈雨田透露,陶棺在合江鎮魏家祠村密溪溝(M4、M6)、橋凼村(現四轉盤M1)、白米鄉碾子旁村崖墓(M1)等墓地均有出土,由於陶質易碎,運回時全為碎片。前不久,經過專家和合江縣文物局共同努力,終於修復完整了其中一具漢代陶棺。其他漢代陶棺的修復工作,目前仍在繼續,而已修復完成的這具漢代陶棺,須3個月後才能整體移動。

  科研價值較高

  漢代喪葬習俗或將浮出水面

  合江縣文物管理局局長賈雨田介紹,這具棺由上百塊碎片拼接而成(最小碎片2-3釐米),由灰砂陶燒制而成,倣木棺式樣。棺口部長190.6釐米、中部長196釐米,底部長190.6釐米。寬上口部52釐米、中部54釐米、底部52釐米。高67釐米(其中折口高4.5釐米),棺身厚5.5釐米,底部四角均有一孔,在距邊2-3釐米處,孔徑2.5釐米,厚2.5-3釐米。

  從數據來看,這具漢代陶棺的棺身腹部略鼓。棺蓋呈弧形,中間高、兩側低,厚3釐米,棺蓋長200釐米,中間最高處26釐米。棺蓋檔頭高24釐米、寬53釐米。棺身與棺蓋口呈凹凸形,子母扣合,無紋飾。“這具陶棺與完整的漢代石棺相互佐證,或將讓漢代喪葬習俗逐漸浮出水面。”賈雨田介紹,這具完整的漢代陶棺的科研價值較高。

  賈雨田告訴記者,此次陶棺成功修復填補了合江縣乃至瀘州地區漢代出土完整(修復)陶棺的空白,對研究漢代時期善葬制度及陶質燒制工藝提供了實物佐證。“從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來綜合分析,漢代陶棺的主人,可能是家庭富裕的商賈或者文人雅士,而漢代畫像石棺的主人一般為武將或身份顯赫的人。”

  新聞連結:

  合江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

  2005年11月25日,全國首個石棺博物館──合江縣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正式開館。兩漢時期,合江以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捷、農業經濟發達而著稱,受“生孝養、死後葬”的中原文化思想影響,地方官吏、封建莊園主、富商大賈,乃至一般中層富庶人家,競相營建崖墓,竭力裝飾死後葬身的葬具,使石棺雕鑿進入全盛時期。因此,合江便成為我國出土畫像石棺的主要地區之一。

  合江漢代墓葬有崖墓、磚室墓。漢棺多出自崖墓。縣境內有崖墓上千座,主要分佈在長江、赤水河、習水河沿岸的二級臺地中。現已發現有10個墓穴以上的崖墓群10余處,其中福寶高村的崖墓群最為壯觀。其葬具有木棺、陶棺、石函、石棺四種。木棺易朽、陶棺易碎、石函較少、惟石棺質堅耐腐,遺存較多。1984年7月,在城區出土收藏第一具漢棺至今,已發現和出土50多具。與此同時,還從這些漢墓葬中出土了對吻俑、搖錢樹座、銅鏡、畫像磚等一批珍貴文物。

  合江畫像石棺及陶棺在建國前就曾出土,建國後出土更多。但由於當時不知其文物價值,因此未受到重視。直到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布後,才得到重視。1984年7月,在合江縣張家溝一號崖墓出土收藏了第一具漢棺。經省文物局組織專家鑒定,為國家珍貴文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