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羋月傳》穿錯服飾戴錯帽:后妃所梳高髻漢末出現

  • 發佈時間:2015-12-16 09:21:4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羋月傳》穿錯服飾戴錯帽:后妃所梳高髻漢末出現

楚國婦女梳椎髻

  

楚國婦女梳椎髻

  

元代姑姑冠

  

元代姑姑冠

  

《羋月傳》中高冠似元朝姑姑冠

  

《羋月傳》中高冠似元朝姑姑冠

  皇后、嬪妃梳高髻

  高髻漢末才出現

  戰國至秦漢時期,皇后、嬪妃的服飾、冠飾和發髻都有相應的規定。

  商朝的女性發髻特點是“總發于頂”,將頭髮梳在頭頂,腦後垂辮。至春秋戰國、秦代,大致沿襲商朝的風俗,雖有變化,很少有出現梳高髻的情況,有的也只是椎髻(注意不是高髻),即在腦袋後面多出一塊髻。秦朝之後至漢代,則流行墮馬髻,雖然比椎髻稍大,但也完全不像魏晉時期借助木頭、假發套製造出來的非常高大的發髻(高髻)。

  高大、巍峨的發髻始於漢代末年,魏晉時期則趨向鼎盛,而且創新了更為高大的發髻,比較有特色的盤恒髻,它是在梳挽時將頭髮掠至頭頂,合為一束,盤旋成髻,遠望如層層疊雲,它始於漢代,盛行于六朝,沿襲至隋唐;逥心髻則是將頭髮盤旋于頂,呈高聳狀;鬱蔥髻,據推測,應是將頭髮做成蓬鬆狀,使得發髻如樹木般鬱鬱蔥蔥……魏晉時期有的高髻甚至高約一尺。南北朝宋文帝時,宮娥創制了飛天髻,它是將頭髮梳挽至頭頂,分成數股,每股彎成圓環,直聳于頭上。

  元代女性的發冠非常特別,與其他朝代的高冠、高髻都不同。元代女性的發冠,高聳巍峨如同一根棍子豎立起來。比較知名的冠飾叫姑姑冠,它一般以鐵絲、樺木或柳枝為骨,外裱皮紙絨絹,插上朵翎,再配以金箔等裝飾。這種冠飾非常高大,有的長達三尺,有的甚至長達四五尺。弱女子戴上高大的冠飾,在室外能顯示出搖曳的姿態。

  到了清代,冠飾演變出一種耷拉翅的樣式,它形似一個扇面的硬殼,約一尺來高,裏面用鐵絲按照頭圍大小做一圓箍,外邊包上青緞子或青絨布,形成一個裝飾性的頭(發)飾。需要時,可戴在頭上,不用時,則取下擱置在一邊。耷拉翅既能美飾頭髮,又摘戴方便自如。

  高髻有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頗具吸引力,而宮中的嬪妃,乃至宮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宮廷裏帝王的注目,於是她們挖空心思,設計、製造出非常誇張,非常奇特的高峨發髻,來增加自己的美感。

  《羋月傳》將魏晉時期才出現的高髻移植到反映戰國至秦代時期的電視劇中,甚至還糅合了元代姑姑冠、清代耷拉翅的發髻,不僅不符合史實,更是臆造了發髻的樣式,雖然凸顯出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可惜美是美了,但它與歷史的真實則越走越遠。

  冠飾中有華麗的珠翠

  珠翠工藝宋代才成形

  另外,《羋月傳》裏女子的冠飾加上了很多金飾品、珠翠,這也不太符合時代特點。

  原因很簡單:戰國至秦代時期還沒有珠翠、點翠等工藝。這些工藝大致在宋代才有,如此精湛的手工藝技術如何能提前一千多年跑到戰國時期後宮佳麗的頭飾上?

  以花釵飾首的風氣,始於漢代,重慶化龍橋漢墓出土的陶俑和山東金鄉漢墓出土的石刻上均有體現。但是以龍鳳花釵裝飾禮冠,則是唐代以後才形成的制度。

  到了宋代,皇后、皇太后的鳳冠上開始大量使用花釵,而且宋代冠飾上的金鳳、花釵等飾品,也被列入冠服制度。《宋史·輿服志》記載:“龍鳳花釵冠,大小花二十四株,應乘輿冠梁之數,博鬢,冠飾同皇太后,皇后服之,紹興九年所定也。花釵冠,小大花十八株,應皇太子冠梁之數,施兩博鬢,去龍鳳,皇太子妃服之,乾道七年所定也。”由此可見,宋代頭冠上的裝飾,在史籍上記載已經非常清楚了,不同時期身份不同,花釵的數量有區別。

  到了明代,不僅皇后、嬪妃冠飾可以飾花釵,命婦(享有皇室封號的貴族婦女)也可以依照品級飾花釵。《明史·輿服志二》記載,洪武元年定:“一品命婦,冠花釵九樹,二品,冠花釵八樹,三品,冠花釵七樹,四品,冠花釵六樹,七品,冠花釵三樹。”

  《羋月傳》中的頭冠、冠飾,還使用了點翠工藝。翠是指翠鳥之羽,點翠是中國漢族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關於翠羽的獲取,《珠翠光華·發飾篇》有詳細記錄:“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鳥脖子周圍的羽毛,輕輕地用鑷子把羽毛排列在圖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鳥羽毛以翠藍色、雪青色為上品,顏色鮮亮,永不退色。”點翠工藝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頂峰。

  《羋月傳》中的冠飾是將宋代、明清時期的皇后鳳冠工藝以及清代的點翠工藝嫁接到影視中,雖然能突出皇后、嬪妃的高貴,可惜露出了破綻。

  楚國大臣戴梁冠

  梁冠誕生在漢代

  在《羋月傳》第一集中,楚國大臣覲見楚威武,大臣們戴梁冠。梁冠,是因為冠前綴有直梁而得名,而“梁”就是冠上的直脊,即用於裝飾,也用於辨別等級。

  《隋書·禮儀志七》記載:“梁別貴賤,自漢始也。”這句話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梁冠誕生在漢代,然而經過《羋月傳》編導們的“妙手安排”,梁冠提前幾百年前,戴到了楚國大臣的腦門上,是不是“戴錯帽了”呢?

  梁冠是一種禮冠,有一梁冠、兩梁冠、三梁冠、四梁冠、五梁冠、六梁冠、七梁冠、八梁冠之分。

  漢代千石以下的小吏用一梁冠,中二千石至博士用二梁冠,公侯用三梁冠。五梁冠也誕生於漢代,但是因為不合禮制,正統社會不用,戴五梁冠的多為叛逆者。宋代後出現了六梁冠、七梁冠,明代出現八梁冠。

  除了以上所説的頭飾問題,《羋月傳》中的服飾還有明顯的清朝服飾的痕跡,例如披肩(又稱披領)是清朝才有的服飾,它是清代帝後百官及其命婦所用的一種領飾,以綢緞為之,裁為菱狀,上繡龍蟒紋樣,並加以緣飾。是不是因為導演鄭曉龍拍攝了《甄嬛傳》,而將劇中服飾重新利用呢?

  其實,在戰國時期,漢族的服飾並不是很豐富,後世的很多款式服裝,在當時尚未出現。當時人們的服裝主要以袍服為主。

  楚國的袍子款式有三種類型,其特點都是交領、右衽、直裾,上衣下裳連在一起。最為流行的是長袖,袖下部呈弧狀,衣身寬鬆,有華貴的風度。此款至西漢時仍然流行。另外還有兩款:一款後領下凹,前領為三角交領。兩袖下斜向外收殺,袖筒最寬處在腋下,小袖口。另一款則是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後領直起,前領為交領(三角形),衣身較寬鬆。

  當時的王后、命婦參加祭祀要穿禮服(祭服),主要也有三種:袆衣、揄狄、翟衣。翟衣是因為繡有翚翟、搖翟(也就是野雞,古稱翟)等圖形而得名。這些禮服形制為袍,其中袆衣位居諸服之首,相當於君王的冕服,是祭祀先祖穿的。它是上下連屬的袍服,隱喻女德專一。袆衣的顏色為黑色,用帛剪裁為翟(野雞)形,上施彩繪,縫綴于衣上作為邊飾,夾裏襯白色紗縠(有皺紋的紗),以便顯示出衣紋色彩。

  揄狄為三祭服之一,是祭祀先公時王后所穿。其等級次於祭祀先王的袆衣,布料用青色,夾裏用白色,侯伯夫人從君祭廟,照例無袆衣,而以揄狄代替。她們穿的揄狄布料則是用赤色,夾裏用白色。

  翟衣為三祭服中等級最低的一種。上自后妃,下至士人之妻,均可穿著。布料用赤色,夾裏用白色。穿翟衣時,一般多用大帶、蔽膝、足履赤舄(紅鞋子)。

  “袆衣、揄狄、翟衣”三翟與鞠衣、展衣、緣衣合稱為六服。鞠衣布料用黃色,襯裏用白色,嬪妃、公卿之妻朝會時穿這種衣服;展衣布料與襯裏均用白色,無文彩,王后、卿大夫穿此衣專門用於朝見帝王及接見賓客;緣衣布料用黑色,襯裏用白色,禮見君王時穿。

  有關影視劇中服飾不符合史實的問題,由來已久。影視劇為了視覺效果,往往忽視歷史的真實,又缺乏專業的服飾史學者指導,難免出現錯誤,該給編導們好好上一堂傳統服飾知識普及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