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藏書得失的誘惑:讀韋力《失書記得書記》

  • 發佈時間:2015-11-17 09:30:48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藏書得失的誘惑:讀韋力《失書記得書記》

  被稱為當代私人收藏古籍第一人的韋力,堪稱“藏書界的馬未都”。他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逾七萬冊,四部齊備。其最新著作《失書記·得書記》(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寫出了他與藏書界相關人物的互動,並以當事人的身份,刻畫了一幅藏書界“文雅的瘋狂”群像。

  全書以韋力古籍拍賣的經歷為主,分別寫其錯過的書和得到的書;還以韋力的藏書及購書經歷為線索,實質上寫出了近30年來古籍書友交往的故事,其中有古籍拍 場的大量逸聞,妙趣橫生。對韋力而言,“書如老婆,是別人的好”,他又説,“藏書不可不貪,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看書、愛書和藏書,都是令人愉快的事。 書中配有“芷蘭齋”歷年集藏的珍貴古籍圖片。字裏行間的喜怒哀樂,讓人看得過癮,有種神秘文物追蹤的小説感。

  韋力展現了他迷戀古籍的灑脫和幽默。愛書的小氣與豪氣,訪書的艱辛與喜悅,拍書的鉤心鬥角和坦蕩果斷,全部躍然紙上。比如,《失書記》中韋力自剖40個失 去古書的收藏故事,有《敦煌藏經洞寫經》;有《周作人手稿》。《得書記》中,他自述25個獲得古書的收藏故事:有《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因為師弟,多 掏了近100萬元;有《菱花館舊藏》,據説,這次李嘉誠也輸了。正因為有這些飽滿的情緒變化,收藏古籍的傳奇經歷,讓我們省察人與物之間的關係。

  韋力和古籍之間的得失,生動詮釋了一位藏書家的內心情懷。每一卷書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函古籍的背後,都有人性的悲歡。與得書相比,更讓人唸唸不忘的 是失去的書,無緣的書。韋力一方面告誡自己:“天下的好書不可能讓自己收完,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你還能把黃河喝幹嗎?”另一方面,“我只要還有這個能 力,我一定想辦法再次擁有它們,讓那‘曾經我眼即我有’的達觀見鬼去吧,我要‘衝冠一怒為紅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書癡,善本之上,亦承載了無數藏家的 悲歡離合和逸聞趣事。

  韋力和古籍之間的得失,生動詮釋了一位藏書家的內心情懷。每一卷書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函古籍的背後,都有人性的悲歡。與得書相比,更讓人唸唸不忘的 是失去的書,無緣的書。韋力一方面告誡自己:“天下的好書不可能讓自己收完,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你還能把黃河喝幹嗎?”另一方面,“我只要還有這個能 力,我一定想辦法再次擁有它們,讓那‘曾經我眼即我有’的達觀見鬼去吧,我要‘衝冠一怒為紅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書癡,善本之上,亦承載了無數藏家的 悲歡離合和逸聞趣事。

  作為當代中國收藏古籍最豐富的個人藏書家,韋力曾與另一書友合資幾乎就要買下一批高逾1億元的古籍,卻戲稱自己600多平方米的藏書樓是“芷蘭齋”,諧音 “爛紙”也。“唐、五代、宋、遼、金之亦有可稱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數架。”拋開這些數字,韋力卻説自己是個“不合時宜”的 人,30年來的古書收藏,他從來只買不賣。拍賣行勃興帶來的古籍價位節節拉升,讓很多人把興趣聚焦到了他藏品的價格換算上,而他個人興趣,卻已從單純的古 善本收藏延伸到實證性的古籍版本研究,著書立説,離錢越來越遠。

  他和他的“芷蘭齋”,經手和過眼的古籍,以及筆下書與人的故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橫切面。沒有他這樣愛書如命的藏書家,中國古籍現在怕是十分之一都不 到了!不過,古籍收藏可不是誰都玩得起的。他曾説,不是古書太貴,而是買書人太窮。但是對於看熱鬧的普通讀者來説,只能是“羨慕嫉妒恨”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