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陸北魏石塔將赴臺展 複製富春山居圖合璧盛景

  • 發佈時間:2015-08-19 10:27: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繼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像佛身與台灣佛光山的佛首完成身首合璧後,中國文物大省山西一座始建於北魏時期的石塔,也將待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復後赴臺合璧。

  記者17日向山西省文物局證實了上述消息。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有石塔身首合璧的消息傳出,由於石塔屬於國家一級文物,加之當地文物部門對此事的慎重態度,合璧一事始終未能成行。

  不久前,台灣中華海峽兩岸一家親交流促進會3名工作人員專程來到石塔所在地——山西朔州崇福寺,與當地文管所協商合璧一事。雙方就此事達成共識,並簽訂了意向書。下一步將逐級報批,待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復後即可成行。

  北魏千佛石塔,又稱“曹天度九層石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石塔呈四角錐體狀,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高205釐米,連同塔剎在內共有浮雕佛像1400多尊,是印證中國石雕黃金時代的代表作。

  日軍侵華期間,石塔的塔身、基座被日軍掠走,並運往日本。日本投降後,塔身被交還給中國,現存于台北歷史博物館。塔剎有幸得以保存,現存于朔州市崇福寺彌陀殿內。

  記者翻閱資料發現,1948年至1949年初,國民黨當局分三批共2972箱將故宮文物運抵台灣,而“中研院史語所”、“中央圖書館”及 “中央博物院”的文物精品也隨之而行。其中,故宮文物有65萬件,包括書畫器物精品7萬多件,其餘為書籍、檔案。運抵台灣的故宮文物雖僅是小部分,但多為 精品。

  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密切,兩岸文物頻繁上演跨世紀重逢。

  2015年5月23日,分離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佛首和佛身在台灣佛光山寺“合璧”。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表示,“這尊千年佛像已經不單單是一件文物和精美的藝術品,它已經走進了兩岸僧俗大眾的心間,寫進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史冊。”

  促成這次合璧的是台灣星雲大師。2014年,一名信眾向星雲大師捐贈了一尊漢白玉佛首,在得知這尊佛首是啟建於北齊天保七年的釋迦牟尼佛佛首後,星雲大師痛心於身首分離,願將佛首無償捐回大陸。在台灣合璧展出後,佛身佛首將於2016年春天返回河北幽居寺。

  出自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惜于300多年前被燒成兩卷。前段“剩山圖”存于浙江博物館,後段“無用 師卷”于1948年底被運到台灣後,一直館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段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幾代人的夙願終成 真。

  記者梳理髮現,最為知名的隔海分離文物還有《滿文大藏經》、《四庫全書》等。12部《滿文大藏經》至今雖僅有一部復現於世,不過數萬片梨木 經書與108函印本俱全,其中32函存台北故宮博物院,經板與76函藏于北京故宮。《四庫全書》的文淵閣本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文津閣本在國家圖書館,文溯 閣本在甘肅省圖書館,文瀾閣本今藏浙江圖書館。

  

相關連結(中國經濟網玉石頻道):http://finance.ce.cn/jade/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