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銷瓷不僅風格異域 連運輸方式也很神奇

  • 發佈時間:2015-08-12 09:12: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文 孫行之  

  青花瓷油醋瓶、繪有貴族紋章或西洋仕女的瓷盤,還有青花瓷“馬克杯”,在上海博物館最近開幕的“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中,異域風情洋溢於163件景德鎮窯、漳州窯和德化窯瓷器之上。這些瓷器當時被銷往南亞、中東與歐洲諸國,在形制和圖案上皆獨標一格,帶有濃郁的進口國特色。

  163件外銷瓷背後,是中國悠長的瓷器出口歷程。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展前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至遲從唐代開始,中國陶瓷已大量銷往海外,宋元時期,貿易陶瓷的燒造窯廠就遍佈了東南沿海。到了明代中期的成化、弘治,中國陶瓷由私人買運于東亞、東南亞一帶,並轉口到南亞、中東等地區。明代正德之後,由於新航路開闢,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人都展開了對華貿易,歐美開始成為中國瓷器的主要市場。這種趨勢在明末清初得到了延續。

  展覽現場,順著以時間為軸的陳列順序,貿易瓷特色演變的路徑清晰可辨:中國傳統器形與紋樣逐漸從這些瓷器中褪去,取而代之的逐漸濃厚的外國特色。“明代初期之前的貿易瓷與中國出售的瓷器差異並不明顯,但從明末開始,中國窯廠開始了來料加工,他們根據西方人提供的樣稿和訂單來定制瓷器。”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主任陸明華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説道。

  既然明代初期之前的貿易瓷與傳統瓷器幾無二致,那麼,如何確定一件瓷器是否是貿易瓷呢?“對這些瓷器的鑒定而言,弄清其來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陸明華告訴第一財經。

  明清時期的外銷瓷在中國存世不多,文博界對其關注與研究的歷程也不長。自8月7日開幕展至明年1月4日的這次展覽或許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品質最高的明清外銷瓷展覽。相較去年在故宮博物院展示時的109件展品,此次展覽增補了不少可看性強的瓷器,在外銷歐洲、外銷日本和清代廣彩瓷器方面都做了增補。

  據陸明華説,與中國對外銷瓷研究與收藏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外貿瓷大量存在於海外,不少文博機構都會收藏並做專題陳列。另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介紹,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前,上海博物館就開始了對明清貿易瓷的關注。當時,海外有一個針對明清轉變期時期景德鎮瓷器的研究熱潮。這股熱潮影響到了時任上海博物館副館長的汪慶正,自此,上博開始了對明清貿易瓷的研究和徵集。這次展出的瓷器包括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的藏品,其來源大致可分為為海外徵集和藏家捐贈。除此之外,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中還有一部分外貿瓷是國家文物局劃撥以及清宮舊藏瓷器。當然,由於外貿瓷的屬性,清宮舊藏中,其數量極為稀少。

  中國的外銷瓷收藏很多來源於沉船的水下考古所得,文博專家除了從中發現各類瓷器之外,也看到了一些頗為有趣的運輸方式。“當時,運輸外銷瓷是一個專門的技術活。”陳克倫説道:瓷器用竹簍子抓緊便安全了。有時,承運人還會在竹簍子裏撒上幾把綠豆,將瓷器泡在水中時,長出來的綠豆芽纏繞了瓷器,便起到了保護作用。

  景德鎮窯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

  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 上海博物館藏

  “抱月瓶”的式樣源自西亞,始見於明初官窯,宣德之後,在明代禦窯器中不復出現。弘治、正德年間,景德鎮民窯開始燒造這一器形,專供海外市場。目前,存世的明中期“抱月瓶”並不多見,大多來自東南亞與中東伊斯蘭地區,在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寺都有收藏。明代中期開始,大量中國瓷器經由私人貿易運往東亞、東南亞一帶,並通過轉運銷往南亞、中東等地。抱月瓶、筆盒、軍持等專為外銷訂制器形的出現,揭示了當時瓷器貿易的興盛,也説明,明代瓷器的大規模外銷,至遲在弘治年間已經開始,遠早于隆慶開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