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雕刻在文物上的古希臘之光

  • 發佈時間:2015-07-17 13:45:43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誰也料不到,對人類恩澤最深遠的文明曙光會出現在希臘半島的藍天上,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孕育了天底下最美麗的族群——古希臘人。對熱愛古希臘的現代人而言,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是滿足他們夢回古典時代的絕佳通道。在展現古希臘不同時期風貌的兩萬餘件藏品裏,每一件背後都怦然跳動著一顆感人肺腑的心靈,這是古希臘人對繽紛世界獨有的迴響。如果你的心靈與之共振,就自然理解雪萊為何説“我們都是希臘人”了。

  1

  認識自己

  第一個提出

  人類精神領域的重要命題

  在有關希臘古典藝術的眾多專業博物館中,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無疑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一個。如今博物館有50多個展示廳,收藏的雕像、陶器、金屬工藝品和壁畫時間跨越了遠古時期直至羅馬帝國時代的漫長歲月,集古希臘文物之大全。博物館遵循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恢弘壯麗,卻沒有繁縟過分的修飾,與古希臘人崇尚簡單質樸的審美觀十分契合。從這一點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文物,雖然它的歷史還不足二百年。

  1834年,一批從希臘埃伊納島出土的古典雕像運到雅典,開始存放于哈德里安圖書館。當時人們隱約感到了這些文物的價值,有識者開始醞釀修建一座博物館來安放它們。只是由於數量有限,人們對博物館的建造規模還難以確定。接下來的幾十年,歐洲各國的考古學家在希臘進行了大規模地發掘,一大批從西元前3000年史前文化到西元1世紀基督教在希臘傳播為止的古物順利出土,藏品之眾完全達到了一個大型博物館的要求。1889年,希臘人終於實現了在自己國土上建造展現輝煌文明的大型博物館的願望。

  徜徉在這座博物館,時常令人想起德爾斐神廟上鐫刻著那句箴言:“認識你自己”。自我為何物?這是古希臘人的迷惑,其他的民族也許有同樣的迷惑,卻未必有能力提出這樣的命題。人類精神領域中最重要的問題幾乎都是由古希臘人第一個提出的,那些自稱“偉大”的民族,也許唯獨對古希臘人才會有自愧不如的感覺。

  2

  生活態度

  相信命運,

  相信人能夠忠實于自己

  1870年,德國商人海因裏希·謝裏曼和太太開始尋找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謝裏曼的精力和財富一樣旺盛充沛,他熟稔18種語言,迷戀荷馬史詩並堅信詩中寫的一切都是真的。因為第一任太太對考古學不感興趣,他與之解除了婚約,第二任太太會用古希臘語背誦《伊利亞特》,倆人志同道合,雙雙來到希臘。

  憑著天真狂熱的信念和縝密理性的分析,謝裏曼奇跡般地發掘了特洛伊、邁錫尼、梯林斯、奧爾霍邁諾斯,這些遺址令虛無縹緲的古老史詩找到了歷史的坐標,謝裏曼也被世界公認為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就在邁錫尼的一座豎墓裏,謝裏曼發現了一個黃金面具,它幾經輾轉最終來到雅典的考古博物館,如今在邁錫尼室享受鎮館之寶的待遇。從這個用薄黃金板鍛打而成的面具上,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死者的遺容:筆直的鼻梁、寫實的鬚眉、緊閉的嘴唇,隱約露出英雄末日的悲涼。當年,凝視著這個面具,謝裏曼發出一聲驚呼:“他一定是‘人民的國王’阿伽門農!”

  “人民的國王”也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荷馬史詩中,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武藝高強,足智多謀,投毒,暗殺,綁架無所不用,而且做事冷靜理智,不打無把握之仗,也不會受激情刺激盲目地與人決鬥。用東方人的眼睛看,如此私欲坦蕩的人也許沒有資格稱為英雄。但古希臘人不喜歡揮舞道德的大棒,他們覺得那玩意貌似激昂其實頹廢僵化,與美的生活更不相干。另一位英雄阿喀琉斯已經知道加入戰爭將必死無疑的神諭,依然甘願跟隨阿伽門農遠征特洛伊,這是什麼道理?他自己説:“儘管有許多活著的人咏嘆説,在死寂的人那裏有平等,可是我們已沒有了美,也沒有氣力,就只是躺在黑暗之中,大家毫無分別。沒有特洛伊人懼怕我,也沒有阿開亞人尊敬我,這讓我痛苦萬分,覺得還不如活著做一個苦役。”無論等待他的命運是什麼,阿喀琉斯堅決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就是古希臘人的生活態度,絕對相信命運主宰一切,同時也相信人能夠忠實于自己。

  當今的考古學家已經可以肯定,黃金面具的年代比特洛伊戰爭早了數百年,面具主人應該是邁錫尼王國的一個大人物而非阿伽門農。不過,世人還是更樂意稱之為“阿伽門農的面具”,這種固執的附會也許會讓九泉下的謝裏曼很開心。

  3

  崇尚閒暇

  醉心於藝術哲學與體育

  西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陶器獨步地中海,不僅滿足了自用,而且大量外銷到埃及、腓尼基等地。此前一百年,古希臘的陶器受到近東和埃及的影響,以動植物裝飾紋樣為主,有時直接描繪獅身人面像、獅身鳥首獸。漸漸的,陶器上出現了敘事的元素,後來出現了精美的人體,藝術家超越了幾何抽象裝飾,用自然主義的方式描繪人的形象。這一重大的轉折在博物館二層的陶器室得到了充分呈現。

  古希臘的陶器形狀優美,變化多端,用於裝水者有之,用於盛油者有之,供祭祀者有之,供喜宴者有之,陶器外表的圖案不厭其煩地描繪民俗風情人間百態,如櫥窗一般將古希臘城邦物質生活的繁榮展示到淋漓盡致。

  有時候這種洋溢著消費熱情的景象會給人帶來錯覺,以為古希臘人是奢侈生活的信徒,這要歸咎於藝術家的高超技藝。當時雅典的公民們居住在土坯房裏,比第歐根尼的木桶之家的確奢華許多,可今天看起來,他們的住所只能用“尚可使用”來形容。那些屋子由四面墻和一個屋頂組成,包括廚房、起居室、臥室,一扇門通向街道,沒有窗戶。比起暴飲暴食的羅馬人,希臘人在飲食上是節制的模範,他們也熱衷和朋友聚餐,但並不縱情狂飲,嘴巴重要的功能不是享受口腹之樂,而是孜孜不倦地談天説地。希臘人對艷麗怪異的服裝也不怎麼上心,一年四季身穿亞麻長袍,它寬大舒服,不會裹縛身體的任何部分。

  樸素實用的生活自有一種和諧之美,古希臘人沒有被奢侈的物質生活俘虜,才能擁有足夠的閒暇用於欣賞創造藝術、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參與體育鍛鍊和公共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