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郵票收藏市場上演另類瘋狂
- 發佈時間:2015-06-17 09: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昨日,三大股指在小反彈後再度跳水,創業板更是跌近5%,與滬深指數同步下跌的,還有郵市。打開南京文交所錢郵交易中心,或者中南郵票交易中心,同樣的綠油油一片。
2015年註定是投資市場不平凡的一年。在樓市的不確定性、股市的難把握性及民間資本投資慾望強烈的背景下,近期,投資市場開始上演另類瘋狂——對郵票等藝術藏品的炒作。
炒、炒、炒……
“你看看,你還在炒股,這個股票老是上上落落,還不如我這個郵票,天天漲!”前不久,魏先生被好友拉進一個“郵市體驗中心”微信群,“理財分析師”不斷地鼓勵他,説錢幣、郵票交易安全,收益率高,建議他開戶。
然而,從一個月前的“豆你玩”,到上周卻演變成了“蒜你狠”。魏先生説,這個郵票市場的水太深,自己觀察了一段時間,上一個月還天天漲,而最近一個月則是經常跌,而且一跌就直接跌停,看得心臟病都要犯了。
錢幣和郵票收藏是改革開放後在國內悄然興起的,沒有任何外力和資本引導,原因無非是錢郵承載中國的名山大川、琴棋書畫、偉人名家、歷史名著、各民族民俗等中華文化精粹,能得到市民的喜愛,也使得錢郵具有了收藏和交換的價值基礎。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錢幣和郵票為主體的收藏品市場漸漸風生水起。去年底以來,南京文交所開始推出電子盤,錢郵投資開始走近尋常百姓。尤其是今年以來,杭州、寧波、紹興等省內不少城市都相繼開出了體驗中心。以儲財、益智、怡情為主要功能的錢、郵,其功能外延不斷拓展,很多從來不曾關注錢幣郵票的市民,把錢郵炒作當作生財之道,像炒股一樣地炒錢幣、郵票。
冰火兩重天
然而,投資與投機只是一字之差。隨著電子盤的推出,市民對錢幣和郵票的投資炒作氛圍熱火朝天,大有與中國股市相媲美之勢。當錢郵的收藏屬性被投資屬性掩蓋,能否理智,考驗著投資者。
“兩個月前網上挂出來還能賣掉,現在基本上賣不掉了。”市民小陳回憶起自己的炒郵經歷時説,也就最近一個月,形勢突然急轉直下,充滿了驚險。
市民小董,今年4月試水錢郵市場。不到兩個月,便以慘敗告終。他説,這個市場比股市風險更大,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看不懂。本來分析師告訴他,這個市場和股市不同,股市的交易模式是T+1,即今天買進的股票要第二天才能賣出,而這個一天可以交易無限次,隨時可以撤資,因此不存在風險。然而,入市後才發現,等自己高位買進後,想掛牌賣出時,接盤的人影沒了,直接就來個跌停。“流動性太差,東西缺少正規的回購渠道,即使升值,也會遭遇有價無市的局面,砸在手裏,無法脫手。”身邊人來詢問時,小董以身説法。
據了解,4月下旬開始,南京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綜合指數突破前期高點後一路上揚,到5月28日指數最高達5539點,階段漲幅達160%多,部分品種價格甚至漲了六七倍。而之後,大盤卻連連急跌,與之前的大漲相比成冰火兩重天,市場風險可見一斑。
風險來自炒作
市民任先生愛好錢郵收藏,早在10多年前,曾參與實體市場的錢郵交易。他表示,錢郵市場流動性差,資訊封閉,那時常常有香港等異地的一些炒客,收一些藏品來一些小城販賣,高位買進的,很難再脫手了。
輕紡城布商朱先生稱,錢郵市場更適合黑手炒作,有些天方夜譚般的價格暴漲背後,都是人為的炒作:一些本身從事股票和基金投資的遊資,把目光投向錢郵市場後,運用基金坐莊的手法炒作收藏品。“遊資炒作錢幣、郵票等另類投資品,原因主要是這個市場對資金的要求不高,一兩個億資金就可運作,但在股市中就不一定行了”。
市民陶女士透露,曾有一個炒家專門炒郵品,和北京的莊家聯手,壟斷滬、京、浙、蘇四地的郵品,買入郵品後進行宣傳和炒作,然後再在高位拋出,套牢的都是高位接盤的散戶。這種手法雖然看似簡單,但在瀰漫瘋狂投資熱情的市場上卻屢屢奏效。
“錢幣、郵品的迷惑性很強,瘋狂炒作下價格日漲夜大,一般人覺得容易賺錢,而且很容易被周圍參與的人虛假的財富效應影響,一腳就踏進這個圈子。”陶女士説,普通投資者,在搏弈中往往處於下風,即便投資,也難以找到接盤的下家。
從事金融行業的周先生説,金融市場沒有一直單邊上漲的行情,當郵幣電子盤由於政策性利空或者資金斷裂而崩盤時,受傷最深的是處於資訊劣勢的中小投資者,到時候只能抱著一堆實物退市,而這些現貨的價格遠低於電子盤買入時的價格。價格最後都會回歸到價值,投資者最好理性投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