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初陳鳴遠制素帶壺2750萬落槌

  • 發佈時間:2015-06-08 09:28:15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清初陳鳴遠制素帶壺

  清初陳鳴遠制素帶壺

  2015年6月6日,北京保利古董珍寶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當晚推出“沖淡自然——翦淞閣文房韻物志”、“龍香——清宮禦賞文玩”、“陶成——雍正禦窯掇英”、“無無明——明清宮廷佛堂秘境”和“清乾隆禦制紫檀百寶嵌屏風,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五個專場共224件拍品。

  清初陳鳴遠制素帶壺夜場是當晚拍賣最重頭的拍品之一,以1800萬起拍,數輪競價後達到了2000萬,最後以2750萬落槌。尺寸:高11cm;寬9.4cm;長14.3cm;估價:諮詢價。

  此壺為宜興陶藝巨匠陳鳴遠(1622—1735)重要代表作品,流傳有序,原為民初收藏巨擘龐元濟(1864—1949)藏品,並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錄-《虛齋名陶圖錄》當中。龐虛齋的宜興陶壺部分收藏在抗日戰亂中歸於李氏家族,並輾轉渡海來臺,此壺即為其中之一,其收藏與流傳史頗富大時代的傳奇色彩,可稱傳世珍稀名品。

  紫砂壺,壺體近似球形,由上至下漸歛。壺身圓潤飽滿,線條流暢優美,包漿渾厚。圓蓋,圓珠紐,短彎流,耳形柄,底部順勢塑成三瓣形足。沿壺身堆塑素帶紋一圈,簡潔雅致,有沖淡素樸之美。流下方壺腹位置有“陳鳴遠”楷書款識並篆書印款。龐元濟《虛齋名陶圖錄》收入此壺,並詳述其形制由來:“鳴遠喜倣古彝器作壺。此壺圓形短嘴長鋬有三足,蓋倣銅器中之盉也。盉,説文:調味器也。有流。其制頗似今之茗壺,此壺寔倣其制。中腰有素帶,製作古拙,寉邨制壺向以精能勝,此壺則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見長。款陳鳴遠三字下有陳鳴遠朱文方印。”(註釋1)《宜興縣誌》載:“鳴遠工制壺、杯、瓶、盒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士良(君用)間,而款識書法獨雅健,有晉唐風格。”證諸於鳴遠此壺,沖淡雅健,氣宇軒昂,確為出類拔萃之佼佼傑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