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億元拍品再現難改調整大勢

  • 發佈時間:2015-05-25 09:50:4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齊白石作品《宰相歸田》。

  齊白石作品《宰相歸田》。

漸江作品《秋山雙瀑圖》。

  漸江作品《秋山雙瀑圖》。

  億元拍品再現難改調整大勢 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市場難言回暖

  最近進入春拍季,國內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陸續舉辦。本月,在廣東,精誠所致、小雅齋、華藝已先後完成春拍。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則剛剛于上周落幕,總成交額為18.73億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現兩件億元拍品,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以2.79億元創下潘天壽畫作的最高拍賣紀錄;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岡山》以1.265億元成交。這兩件億元拍品的出現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接下來的5月底6月初,佳士得、北京保利、蘇富比北京、廣東崇正等知名拍賣公司將舉辦春拍,它們的前景如何?調整行情已進入第四個年頭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從這一輪春拍表現、預展拍品中來觀察,今年以及未來一二年我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能否走出低迷?對此,部分業內專家認為,億元拍品的出現,並不代表藝術品拍賣收藏市場就此已經回暖,“從整體來看,成交率略有下降,市場仍不活躍,這反映出市場還處於調整期。”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王思思

  廣東拍賣市場略顯平淡

  5月24日,廣東華藝國際春拍激烈進行中,其中在“林風眠專場”呈現的10幅作品全部拍出,總成交價逾3225萬元。在“古代書畫”專場,共呈現38件拍品。其中,漸江《秋山雙瀑圖》以1800萬元起拍,2760萬元成交,創造了漸江作品本季拍賣最高價紀錄。此前,廣東市場的精誠所致、小雅齋等也先後完成春拍,成交基本上符合預期,廣東拍賣市場不溫不火。

  但在上周,備受業內關注的中國嘉德春拍,總成交18.73億元,最令業界興奮的是有兩件近現代作品成交過億,超出預期,其中潘天壽的代表作《鷹石山花圖》經過激烈爭奪,以2.79億元創下潘天壽畫作的最高拍賣紀錄;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岡山》以1.265億元成交,成為近年來市場上難得一見的高價。

  中國嘉德總裁助理兼中國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向媒體表示,《鷹石山花圖》曾在嘉德2005年春拍以1171.5萬元成交,現在成交價是當時的23.8倍。

  春拍出現的“天價”拍品,無疑給當前低迷的藝術收藏拍賣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書畫市場終於又回到有亮點的階段,走出困境、開始回暖了。

  不過,中國嘉德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並不認同。她指出,從該公司的春拍可看到,整體成交率略有下降,反映出市場調整期大資金鎖定精品的同時,對普通拍品的需求減弱。還有就是新買家的進入,使得購買方向也呈現出變化。“因此,總的市場趨勢依然非常難以預料,嘉德春拍的優異表現,並不代表市場走出困境。”

  “今年春拍規模比以往小,公司比以往少,拍品也比以往少。大家的期望值都不高,目的就是保成本、保成交率。”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也舉例指出,中國嘉德2015年春拍上的拍品約5800件,環比2014年秋拍的7000件減少了17%,同比2014年春拍的6600件則減少12%;北京匡時2015年春拍上拍18個專場、2000余件拍品,環比2014年秋拍的26個專場、3480件拍品有明顯縮減,同比2014年春拍的30多個專場的規模更是減少近一半。“這一方面表明拍賣品的徵集確實很難,同時也説明,拍賣行正在採取降低成本保成交的緊縮政策以應對市場的嚴酷。”

  第二波春拍潮表現有待觀察

  記者獲悉,下周起,第二波春拍潮將到來,包括北京保利、蘇富比北京、香港佳士得以及廣東崇正等,在這些接下來的幾場春拍中,均有不少佳作。

  如北京保利今年春拍賣推出的齊白石鴻篇巨制《山水十二條屏》,外界一度傳出其估價高達15億元;香港佳士得春拍將首次推出孔祥熙家族歷來最大規模的專場珍藏展,還有“奉文堂”主人私人珍藏的中國近代書畫專場,其中齊白石的《宰相歸田》估價在400萬至600萬港元;蘇富比春拍將推出包括擁有全球流通價值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家的博物館級拍品,以及具有市場潛力的年輕藝術家作品,而且以中國水墨作品為重點,記者看到,其中一幅趙無極的《15.2.93》油畫,估價900萬至1,500萬人民幣。

  對於接下來的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表現如何,大家充滿想像。但季濤提醒,嘉德成交優異,並不代表其他拍賣行也會成交火爆,嘉德“大觀”夜場成交不錯,並不一定代表藝術品市場就此已經回暖,“我們還要繼續觀察下一波春拍。”

  ■觀點

  明年春拍

  藏家或會有錢賺

  多位業界專家認為,今年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低迷、不正常的情況並沒有改變,一方面,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拍品少,激不起有實力藏家們熱情;另一方面,成交不活躍與經濟環境有關係,現股市火爆,吸引部分資金流向股票市場。

  5月23日,廣州融熙會在省博物館舉辦的一場藝術大講堂中,與會的著名收藏家、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石金柱,佛像藏家中山“五覺齋”主人鄭華星先生,與香港佳士得高級副總裁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主管曾志芬等,對今年藝術品市場收藏前景和趨勢紛紛發表意見。

  石金柱認為,當前藝術品收藏市場已跌回2009年水準,“本來按照藝術品收藏市場的週期性,一般5年週期,按常規,去年市場一定回升上去。但由於種種原因,抑制了大買家的購買熱情,超出他們的購買力;今年股市火爆,又使部分資金流向股票市場,買家們想在股市裏留久些。”

  石金柱建議收藏愛好者趁著市場在處於低落期尋找精品買入,“今年是買東西的好時機;我預估明年春拍可以賺錢,明年是賣東西的好時機。”

  鄭華星對藝術品前景是相對悲觀,目前市場投機客太多,發展不正常,現在無論佛像收藏還是書畫市場都還很低迷,收藏市場還需進行理性的推廣、培育、學習,才能使市場良性發展。

  著名古代書畫收藏家朱紹良則不認同“谷底説”。他認為,現在市場不活躍有多方面原因,一是拍賣場上現在無貨,生貨少,有的也品質不優。此次嘉德拍賣出現億元拍品,這給市場釋放一個新信號,“那就是好東西仍然是高的價格,普通的拍品依然只拍出一般的價格,我估計,潘天壽的好作品,未來還會更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