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實木工藝品問題多:抽檢樣品半數以上不合格

  • 發佈時間:2015-05-20 16:33:03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全實木工藝品問題多:抽檢樣品半數以上不合格

  東方網5月2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近年來,以紫檀、香枝木、金絲楠等材質製成的全實木工藝品因其收藏和玩賞價值的不斷提升,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由於全實木工藝品的材質種類繁多複雜,消費者在選購時難辨真偽。為此,消保委對市場銷售的全實木工藝品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卻令人擔憂,經隨機抽檢的樣品中竟有半數以上不合格。

  據悉,本次隨機抽驗的50件樣品中,35件來源於上海各主要傢具賣場及實體店,15件來源於網路平臺。其中,實木手串29件,實木茶盤8件,實木擺件挂飾13件,價格從幾百至幾千元不等。比較試驗主要針對商品的明示材質進行檢測與調查,結果顯示,有27件樣品不符合其明示的商品材質,不符合率高達54%。

  消保委社會監督部主任勞劍虹介紹,不合格樣品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材質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如上海華璐珠寶銷售的花奇楠木手串,其明示材質為楠木,實測木材為破布木。二是用材摻雜、摻假,如上海夢創傢具銷售的金絲楠木手串,明示材質為金絲楠木,經檢測樣品中有楠木和白蘭兩種材質。據了解,白蘭是只是普通木材,因材色、材質與楠木相近,經營者將其冒用或混用在價格高昂的楠木中,可獲得更多利潤。三是使用不規範名稱,以近似的名貴材料名稱標注商品材質,由於消費者對“檀、黃花梨”等材質的喜愛,一些商家便在材質名稱中隨意編造、加入“檀、黃花梨”等字樣,如上海盛地家居銷售的紅檀如意連底座,其明示材質為紅檀,實測材質為紅鐵木豆,並非紅木材質。

  儘管紅木、實木工藝品在傢具賣場中佔比不大,但個別商家的失信和管理缺位,也將極大影響到家居賣場的市場信譽。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特別強調,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新《消法》修訂的重要目的,經營者在銷售産品時理應盡到主動如實告知的義務。

  為此,上海市消保委聯合市傢具協會、市工藝品美術協會等共同制定了“經營全實木工藝品的標識暫行規範”。規範強調,今後的實木工藝品必須嚴格驗證貨品來源,不得隨意標識,誤導消費者;相關工藝品要做到“一物一簽、貨簽對位”;在標價簽的格式上,行業協會也做出了具體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出具銷售憑證,寫明品名、材質及價格。

  另據消保委透露,針對上海市場全實木工藝品銷售存在的問題,各有關部門將聯合在下半年進行集中整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