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舊版人民幣收藏品可遇不可求

  • 發佈時間:2015-05-20 16:32:04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舊版人民幣收藏品可遇不可求

  幾年前的春節,王先生到銀行取了3沓(每沓100張)50元人民幣,準備做孩子們的壓歲錢,當時用掉了兩沓,剩餘的一沓一直扔在抽屜的角落裏沒用,王先生自己都忘記了。

  前幾天妻子整理房間,發現了這沓嶄新的50元人民幣,當時正好有懂點收藏知識的朋友在家,無意中提了一句:“你這沓是80版的50元,又是連號的,現在恐怕值不少錢了吧。”王先生跑到收藏品市場上諮詢了一下,問來的結果嚇了一大跳,原來80版的50元目前的市價居然是4200元一張,也就是説這一沓 100張50元,面值只有5000元,售價卻已經到42萬元!

  王先生興奮地説:“收藏品市場的人説,因為是連號,這一沓比單賣還要貴,現在可能已經超過42萬元了。以前聽説舊版人民幣值錢,還不太相信,這回我自己可真實賺到了!”

  身邊的朋友聽了這個故事,想起家裏的某些角落也塞有舊版紙幣,馬上回家翻箱倒櫃地找,更有人打算也去銀行取幾沓錢收藏。

  舊版人民幣真的這麼值錢嗎?到底有多少幣種值得我們投資收藏的呢?浙江省收藏協會副秘書長、錢幣委員會主任王玉昨天聽到王先生的這個故事,卻顯得很淡定。

  “我搞錢幣收藏這麼多年,見多了因為家有舊版紙幣而‘一夜暴富’,不算稀奇,但想在這方面投資的朋友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舊版紙幣都這麼值錢的。”

  有很多舊版人民幣現在可遇不可求

  王玉自己有一家“鑒青齋”,專做錢幣方面的收藏和交易,因為本人在錢幣研究這方面的名氣,不少收藏愛好者慕名而來,請他相看收藏的各種錢幣。

  他説,從1948年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已經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在1948年12月1日—1953年 12月陸續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第二套是在1953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共11個面額;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于1962年 4月20日—1974年1月5日之間,共有7種面額、13種版別;第四套人民幣在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期間陸續發行,至今還在流通,共9種面額;而第五套人民幣始發于1999年10月1日,是現在的主要流通版別,共8種面額。

  王玉説:“人民幣的前面三版,現在都相當值錢,每個面額基本都比面值上漲了100倍。而一些特殊的版別紙幣,甚至上漲了幾千幾萬倍。比如剛才提到的‘1萬圓牧馬’,在當時是當作1塊錢在用的,現在漲到80多萬,你想想看翻了多少倍。還有60版的1角紙幣,其中有個背面帶綠色浮水印的已經賣三四萬一張了,沒有浮水印的也要2000多一張。除了紙幣,硬幣也有值錢的,比如81版的1分硬幣。”

  在全國的收藏市場,每個月都會刊登收藏品行情的郵報,行情有漲有落,市面上的交易價格也基本在行價上浮動。我在杭州收藏品市場買到一份《北京郵聲》,在上面的第10版和11版,分別刊登著各套人民幣(上品紙幣)和硬幣的現售價格,其中第一版發行的紙幣最低700元,最高的85萬元;第二套最低65元,最高30萬;第三套最高的是王玉提到的“1角背綠浮水印”,價值4.7萬元。

  王玉説,而那些身價蹭蹭往上升的舊版人民幣,值錢的地方除了自身有特殊的文化、歷史價值以及認為炒漲的因素之外,主要還因為數量的稀缺。

  “如果集齊整套就更值錢,比如一版一套現在能賣250萬;第二套也能賣二三十萬。可惜的是,由於發行數量少、當時人們也沒什麼收藏觀念,造成很多面額的舊版紙幣稀缺,特別是第一套、第二套,根本湊不齊。”王玉提到了第二套人民,他説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在當時情況下,3元、5元和10元面額的紙幣由蘇聯代印,但後來因為時局原因,該三種券種于1964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現在被收藏界俗稱為“蘇三券”,其中那張尺寸比一般紙幣大的“拾圓工農像”,已經漲到了30萬元左右。“那時我十幾歲,還記得當時銀行面前都排著長隊換錢。銀行回收後都把原來的紙幣銷毀了,不過我猜銀行應該還有留檔,只是數量非常少,老百姓手裏基本沒有,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