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人收藏1800余枚站臺票 見證中國鐵路發展(圖)

  • 發佈時間:2015-04-20 09:59: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圖為信寶忠收藏的建國60週年專制銀磚鐵路紀念站臺票。

  

圖為信寶忠收藏的北京站金箔站臺票。

  火車票對於坐過火車的人來説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是,站臺票你了解嗎?一名老鐵路工人對這個俗稱鐵路“門券”的歷史産物情有獨鍾,他收藏的1800余枚不同年代、不同地點的站臺票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的前世今生。

  信寶忠是北京鐵路局唐山站的一名退休工人,與眾不同的是,他的爺爺、父親、他以及女婿4代人都是鐵路工人。這個鐵路世家見證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馬拉火車”時代到現代化高鐵時代的巨大飛躍。

  12日,信寶忠在家裏告訴記者,從2014年3月27日開始,中國鐵路各客運站陸續停止售鐵路站臺票,至此,延續了100多年的鐵路站臺票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信寶忠説,鐵路站臺票不僅是人們迎送親友進出火車站的憑證,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站臺票,又稱月臺票,用於到車站站臺迎送親友出入車站的憑證。所以站臺票的屬性是“門劵”,也是中國鐵路的明信片。1910年中國東北地區的中東鐵路開始使用首張站臺票,從那時到上世紀80年代的70年之久,中國鐵路站臺票一直沿用著與鐵路常用客票相似的卡片站臺票。

  信寶忠介紹,在中國,鐵路客運所使用的站臺票始終保持了原始的“小硬板”風格。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鐵路站臺票才發生了質的變化。1984年9月15日,在建國35週年國慶到來之際,北京鐵路局北京站率先推出了新中國第一套彩圖紀念站臺票。1992年鐵道部以文件的方式,對站臺票的規格、編碼、用字等做了統一規範。由一成不變的“黑白小硬板”變成了蘊含豐富的“大幅彩圖票”的形式演變。

  30多年來,全國18個鐵路局先後發行了7000多種鐵路站臺票,作為鐵路行業的一種文化品牌的鐵路專題票,票面設計藝術性強、圖案絢麗多彩,印刷精美,多以祖國錦繡河山、名勝古跡、車站景色及鐵路建設為內容,使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越來越多收藏者的青睞。

  信寶忠介紹,他從1999年開始至今收藏了90余冊1800余枚中國各地的站臺票,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名山、世界文化遺産、名人故居、中國古塔、中國水鄉、京劇臉譜、中國鐵路機車、中國鐵路橋梁、高速動車等。其中就有反映唐山城市美景的12枚題為《渤海明珠·唐山》的鐵路紀念站臺票。京津城際高鐵、京滬高鐵、北京至拉薩、北京至井岡山、北京至延安等鐵路開通紀念站臺票專輯、鐵路第六次大提速調圖紀念站臺票等。

  “中國彩圖站臺票自1984年開始試行到1992年7月鐵道部統一印製規格以來,各鐵路局在不斷加速變換站臺票圖案和發行頻率的同時,又紛紛出臺了加字票、特種票、內部票、磁卡票、鍍金票和絲綢站臺票等。每張票印有鐵路路徽和所屬鐵路局簡稱,都很有觀賞性和紀念意義。”他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