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藏家從日本拍回古硯 疑似晚清名臣陶澍藏品

  • 發佈時間:2015-04-13 09:4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卓  責任編輯:田燕

  “肉身坐佛”宋代章公祖師,被盜賣至海外引發國人牽掛。長沙的收藏家莫俊海也在為一塊流失東瀛的古硯臺而操心。經他多方努力,一枚疑似晚清名臣陶澍所收藏的端硯昨日驚現長沙。該硯如經鑒定確為真品,將是繼去年湖南省博物館將皿方罍器身從美國運回湖南後,另一件珍貴文物“歸湘”。

  “我只想儘自己的力把被搶走的東西拿回來,這是從長沙流落出去的文物。”46歲的莫俊海説,他很快將把這枚端硯在長沙公開展覽。

  歸湘 兩百萬日元從日本搶拍

  今年1月16日,一家海外網站在網上進行文物拍賣,一枚端硯的簡介,引起了莫俊海的注意——“安化陶氏珍藏,印心石屋硯”。查閱史料及憑藉幾十年的收藏經驗,他分析,這枚硯臺應該曾是清代兩江總督陶澍的藏品。當日,他就連忙委託在日本的朋友,花費兩百餘萬日元“搶”拍回這枚硯臺。

  “沒錯,我認為它就是陶澍藏品。”一週後,硯臺順利運抵長沙,莫俊海對它愛不釋手。昨日上午,記者見到了這枚長24.2釐米,寬16.5釐米,厚3.4釐米的硯臺。揭開刻有“月朗星明,印心石屋”字樣的紫檀木盒蓋,記者看到,硯臺正面刻著“余于端溪,債工鑿之千仞,乃得斯石,溫潤而佳美,又能發墨,兼有三十六眼,天然眾星拱月之勢,嗣覓良工作慶雲以佐之……”等字樣。硯臺正、背面分別有20個、16個天然石眼,硯臺一隅還雕有數朵祥雲。

  這枚硯臺有怎樣的“身世”?“明坑端溪寶研。安化陶氏印心石屋舊藏,己巳冬月懷寧馬夢莊得于長沙。大數刻記。”莫俊海表示,據刻在硯臺側面的文字顯示,這枚端硯應為明朝物品,幾經易手後,這枚硯被湖南安化縣人、清代兩江總督陶澍收藏,用來研墨創作。

  失寶 馬氏珍藏品或被日軍劫掠

  莫俊海稱,己巳(1929年)冬月,懷寧(今安慶市)人馬夢莊前往長沙,並把這枚從長沙得到的硯帶回了家鄉。如此一來,硯臺又怎麼會流失日本呢?記者注意到,2013年6月2日的《安慶晚報》刊發了一篇名為《馬夢莊:文武雙全寫傳奇》的文章。 該文記載,馬夢莊是個收藏家,家中收藏了許多古董、玩物。

  而據莫俊海考證,馬夢莊怕這些作品和收藏器物遭毀壞,請來專人將它們分類裝捆、打包,藏匿于家中的地窖,並用32根大麻石條蓋嚴封死。1938年6月日軍發動“安慶攻略戰”,馬夢莊的妻子何氏及女傭帶著一歲的小孫子守家。當月12日,幾個日本人闖進來欲對兩名婦女不軌,何氏靈機一動地説:“你們等一下,我一會兒就來。”她接著走進內房帶著女傭,抱著小孩,從後門溜走了。後來,一家人回安慶後發現,地下室已被撬開,所有珍藏寶貝被擄走。

  鑒寶 尋專家為“陶氏藏硯”驗正身

  莫俊海買回的這枚古硯,是否為陶澍所藏真品?昨日這個寶貝在長沙文物商店一亮相,就引起熱議。“還是得請專家鑒定,如果真是海外文物回歸,則意義不凡。”面對市民的質疑,莫俊海告訴記者。硯臺上的文字相當於其身份證,應該能證明其身份。近兩年多來,他也陸續購買了數百件從中國流失到美國、南韓等國的硯臺,其中,這枚“月朗星明”端硯最有意義。如果有文物專家願意幫忙鑒別這塊古硯,不妨跟本報熱線96333聯繫。

  【人物名片】

  陶澍(1779~1839年),湖南安化人,清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任內督辦海運,剔除鹽政積弊,興修水利,設義倉以救荒年。著有《印心石屋詩抄》《靖節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