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明故宮遺址將進行整頓:但已消失建築不會復建

  • 發佈時間:2015-03-09 10:33:57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明故宮主要遺跡位置示意圖 張葉 製圖

明故宮主要遺跡位置示意圖 張葉 製圖

明代宮城的正南門午門遺址尚存。 資料圖片

明代宮城的正南門午門遺址尚存。 資料圖片

  除了明城墻外,南京最重要的明朝歷史遺存就是明故宮了。日前,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發文,同意對明故宮遺址核心區進行環境整治,並展示、標識重點遺跡。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該工程涉及中山東路、禦道街、午門廣場、“三大殿”、“兩宮”等多處路段、地塊。專家認為,現有的明故宮公園不足以展示歷史資訊,該工程應充分體現近年考古發掘成果,讓南京人和各地遊客,重新認識這座消失的“紫禁城”。

  展示工程:

  用標識展示遺跡,完整展現紫禁城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公告,此次展示工程包括:明故宮遺址禦道街景觀標識、午門廣場環境整治、中山東路道路鋪裝改造及三大殿臺基遺跡和“兩宮”生活區的標識展示。所以,此次工程目的,就是展現一座完整的紫禁城。

  在工程涉及的路段與地塊中,禦道街是明初首都的“政治中軸”,它由皇宮而出,直通南京城墻的正南門——正陽門,也就是今天所説的光華門。中山東路是民國時期開闢的道路,它把紫禁城一分為二,所以計劃進行地面鋪裝,標識歷史資訊。今天午朝門公園內現存的城墻,是當時皇宮南大門——午門的一部分。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這三大殿是皇宮的核心。東宮、西宮,也就是文華殿、武英殿所在地,分別用於皇家講學、齋戒。

  保護要求:

  保護真實性、完整性,消失建築不復建

  國家文物局在立項公告中,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方案時,“貫徹最小干預原則,以現狀保護為主,最大程度地保護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做展示設計時,“明確佈局特徵、營造方式及遺跡保存情況”,“科學、全面、準確地闡釋遺址內涵、歷史背景和其他相關資訊,並儘量做到通俗易懂”。這就意味著,展現明故宮,不復建已經消失的建築,而是通過景觀標識,展板路牌,勾勒紫禁城的範圍、規模,標記重點建築位置等。

  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明故宮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有的修繕、展示工程,都需國家文物“點頭”,地方才能動工。“現在國家局同意,我們才開始做方案,做好了方案再報批,批准後工程才能實施。因此,目前展示工程只是定了大方向,具體細節還在醞釀之中,一旦確定,我們會及時發佈,徵詢公眾意見。”

  考古專家:

  禦道街上幾座城門已經確定位置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志高曾主持明故宮遺址的多次考古發掘,他認為,對於南京,此次展示工程是有深刻意義的。以前旅遊部門打造的明故宮公園名義上展示了三大殿遺跡,其實除了柱礎是原物、三大殿排列順序是對的,其他的就乏善可陳了。“三大殿的柱礎被移動過,建築臺基是重做的,還是個微縮版,真實性有所破壞。”

  王志高介紹,近十幾年,明故宮範圍內多處重要建築,通過考古被發現。比如禦道街上的端門、承天門(皇城正南門),午門北邊的奉天門,它們的位置、大小規制已經完全搞清楚,在此次工程中,可以通過地面景觀標識,展示出來。“告訴大家,皇宮內的這座門,原來在這兒。”此外,現在位於單位大院內的文華殿、武英殿,其建築遺跡也已被發掘出來,此次工程也應有所涉及,進行保護展示。

  此外,曾有計劃在午門遺址上復建門樓,後遭遇爭議而擱置。王志高也明確表示不贊成復建,因為會破壞歷史感。

  當年皇城範圍有多大?

  明代皇城範圍,東起今南京機電學校與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線,西至竺橋、逸仙橋一線,南到光華門,北至佛心橋。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周長9公里。

  明故宮遺存還剩幾何?

  三大殿柱礎、城垣殘段和古橋尚在

  明朝南京有四層城墻:外郭城、都城、皇城、宮城。我們所説的明故宮就包括皇城和宮城。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的紫禁城就不斷自然損毀,太平天國時消失殆盡,今天我們只能在遺址上找到這座皇宮的蛛絲馬跡。

  首先是明故宮公園內的遺跡,主要是三大殿的柱礎。第二是午門,也就是午朝門公園內的殘端城墻。公園內還有若干建築構件,以及萬曆年“環境整治”的碑記。第三是東華門,這是宮城的東門,在南京博物院對面。第四是西安門,這是皇城的西門。第五是西華門,這座宮城西門的地面部分已經消失,2001年基座發掘後,進行了保護展示。

  此外還有當時皇城範圍內的外五龍橋、內五龍橋、玄津橋今天尚存,但大多橋欄已毀,橋面還是明代原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