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大英博物館聚焦中國明朝

  • 發佈時間:2014-09-18 11:11:4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英國金融時報網18日報道説,中國明朝,是全世界了不起的文化招牌,隨口説個中國的朝代,必然會想到明朝。在自己祖母閣樓裏有沒有找到佈滿灰塵的青花瓷器?您可能打趣説它們就是明代物件,而且自己也希望是如此,要知道對各個商業機構來説,它們可是多多益善。

  與現代眾多品牌名字一樣,選擇“大明”這個朝代名也是煞費苦心。當昔日的農民朱元璋于1368年攻取南京(當時的國都)並宣佈自己為“洪武”皇帝(即張顯武事之威)後,他給自己的新生王朝取了這個朝氣蓬勃的名字:“大明”寓意“光明”。皇帝對自己的朝代充滿信心。在接下來的近300年時間裏,明朝的統治疆域除人煙稀少的某些西部省份外,與如今的中國版圖大致相同。

  今年秋季,大英博物館將舉辦聚焦明初1400年-1450年那段重要時期輝煌歷史的展覽。整個展覽前後籌備了5年時間,將集中展現來自全球諸多博物館的館藏手工藝精品,僅中國博物館的館藏精品就有10件。今年9月,這次展覽將與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明代王朝:黃金帝國》展在時間上相重疊。後者的全部展品均來自南京博物院,將集中展現明代社會的綜合概況。

  這些展覽既介紹了中國在600年前、也涉及了中國目前的世界地位。諸如此類的展覽是文化外交的重頭戲,活生生展示了中國的軟實力。中國如今正越來越成為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也希望能借助明王朝這個品牌的神奇魅力。中國國內的博物館也是如此:本人上個月造訪中國時,就已預先欣賞了即將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的部分精品,其中一位博物館館長對我説:這是他喜歡的館藏精品第一次出省展覽,他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因為看過展覽後,遊客屆時會想來中國親眼目睹這些精品。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大英博物館中國陶瓷部主任霍吉淑與牛津大學藝術史教授柯律格認為展覽聚焦的明初半個世紀是“改變中國歷史的50年”。或許最有説服力的明顯證據就是如今的北京城,它由永樂大帝(1402-24年在位)定為國都,永樂皇帝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永樂”寓意“百姓永遠安樂”;每個明代皇帝都用年號來指稱,年號由本人上臺後所選。

  迄今為止,中國人曾定都過很多城市,現今的西安、洛陽和北京城都曾當過首都。如今,除了20世紀初短暫定都南京外,北京一直是中國的首都,國家的權力重心曾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是溫暖繁榮的南方,長江以北則是陰冷多塵的北方),後來則又一邊倒地轉向了北方。

  永樂大帝還主持興建了紫禁城,這座氣勢宏偉的皇家宮殿群位於天安門之北。許多建築始於替代明朝之後的大清,有些甚至是本世紀重修的建築,但整個佈局基本保持原樣。大英博物館租自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展品就是絹本設色畫《明宣宗行樂圖》,生動表現了宣德皇帝(1426-35年期間在位,宣德寓意“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攜手下郊遊行樂的場景。容貌豐肥、美髯飄飄的宣德皇帝身穿灰色袍服,頭戴黑色圓帽,認真觀看著侍臣在自己面前的平地上進行捶丸比賽,身後帶著紅色灰色宮墻以及精雕細刻山墻端的皇家建築與如今別無二致。

  類似的亭臺樓閣出現在故宮博物院的另一幅畫中,這幅6米長的卷軸畫展示了宣德皇帝更多郊遊行獵的場景:馬球比賽、射箭、蹴鞠等。此畫創作于600年前,如今看來仍鮮活如新(裝飾華麗的石橋上白色醒目的石雕作品就象昨天剛剛創作完成),細節生動傳神--如投壺比賽中替宣德皇帝抱箭的侍童;以及全天行獵結束後、天子坐著由駿馬奮力駕馭的鑾駕回宮時,依依不捨回眸遊樂場的傳神畫面。

  其他一些細節場景同樣引人注目,卻可能讓人有些不適:那些戴著滑稽帽子、不長鬍子的背箭男童都是太監。

  這種對侍從的極端要求(即閹割)可以保證皇帝本人擁有眾多子嗣,卻無需擔心皇家血脈的純潔性遭到破壞。但該如何處理皇子眾多的問題呢?明代誕生了一項創新制度,大英博物館將對此作深入研究:在各省設立鞏固皇權以及傳播帝王思想的藩王府。

  中國歷史上戰亂不斷,很多原始材料都毀於一旦,但最近的考古發現卻描繪了盛世輝煌的歷史畫卷。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紀70年代在南距北京300英里的山東省考古發掘出的魯王墓。魯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10子,卻是第一個去世的藩王,19歲那年由於服用長生不老藥而一命嗚呼。但長生不老乃不可求之事,不幸的魯王“憑藉”陪葬品一直“活”到了現在,有些陪葬品即將離開山東博物館,遠赴倫敦進行展出。

  經過600多年的滄桑歲月,魯王原先的淡黃色長袖龍袍已經褪色,但胸前與雙肩所繡的金龍卻絢麗如初。布料與做工都是巧奪天工,讓人難以置信這竟是陪葬器,因此我們可以大膽設想這件龍袍應是魯王平時常穿之物。

  同樣讓人讚不絕口的還有魯王墓出土的一把古琴,能用這把琴演奏曲子乃是士大夫夢寐以求的事。雖説手指彈奏過的痕跡、共振腔以及背後固定琴弦用的玉質主軸(雕工精細)仍清晰可見,但琴弦與精美的裝飾已經蕩然無存;最讓人著迷的是這把陪葬魯王(這位藩王算是古琴內行)的珍貴古琴,竟是距明代約500前的唐朝所制。當時誰曾有幸演奏過此琴?托馬斯 哈代對舊傢具的感想頓時浮現在我的腦海:“手拉手,越發變黯淡,/猶如燭火照出鏡中/自己的影子,越發脆弱/慢慢褪去……”

  也許此次大英博物館展覽中最具魅力的人物是鄭和,他是中國版的達伽瑪與哥倫布。然而,由於後兩者環球航行的時間要晚于鄭和,因此也許更準確的説法是他倆是歐洲版的鄭和。鄭和的遠航始於1405年,在永樂皇帝的聖意下,他曾7次下西洋,從南京的造船廠出發後,順長江而下,然後再沿著中國與越南的海岸向南航行,穿過馬來西亞與蘇門答臘島,最遠曾到達過加爾各答、斯里蘭卡、麥加直至東非。他的船隊陣容龐大,共有約200艘之多,而且船型巨大:與鄭和船隊的核心、長達140米的4-5艘寶船相比,哥倫布不到20米長的“聖瑪麗亞”等船實在不值一提。

  鄭和從海外為皇帝帶回了大量當地物産,從而引發了製造海外舶來品的熱潮。本次展覽將展出上海博物館的一件珍寶:豐滿圓潤的八角燭臺,它的造型明顯受到中東文化影響,它的材質則是明代瓷器中的精品--青花瓷。

  燭臺的各個平面裝飾著形態各異的漂亮花卉,而且燭臺頸部有一圈程式化的波浪紋(這很能説明這些瓷器的製造目的)。皇家陶工對燭臺進行了改造,以便能穩穩地安插柱香,在上海博物館即將來英展出的一個巨型春瓶上,瓶面的裝飾畫與此頗為相似。從彈奏古琴的體態端莊宮女身後飄來陣陣沁人清香味,或許魯王就在附近的房間屏息凝聽!

  鄭和的遠航,是人類航海史上壯志未酬的偉業。要是不斷受到北方蒙古民族侵擾的大明皇帝沒有終止整個航海計劃,中國是否會控制整個印度洋、進而阻止歐洲商業擴張的野心?還是會專注于進一步向世界擴張,而不是閉關鎖國300年、直至最後被貪得無厭的西方列苦苦強糾纏?

  這一切的答案當然已無從知道。但顯然,如今的中國依然對鄭和無比敬仰,認為他是繁榮、開放以及科技先進文明的象徵。

  目前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與山東博物館一樣,都是近幾年重建、規模宏大的博物館)舉辦的一場展覽,認為鄭和在中國悠久航海史(最遠可追溯至西元前2世紀的西漢王朝)可謂空前絕後。展覽介紹這段“海上絲綢之路”是“海上的和平之路,通過商業往來促進了東西方文化與藝術的交流”,對“世界文明進步産生了巨大影響”。

  如果這一切聽來太過完美、讓人難以置信,那麼還有更多置疑理由來剖析鄭和遠航的動機--是想拓展朝廷進貢品的網路、宣揚皇帝天威,還是想擴大世界中心“中央帝國”的影響範圍?慷慨賜予那些遙遠地方土著的禮物就包括了大量明代紙幣,當然它們只可在發行國兌換(大英博物館的特展將展出原樣鈔票,容易損壞的紙幣印有代表實際面額的字樣,還印有偽造假幣的嚴厲警告)。如今中國在斯里蘭卡與東非等很多地區大量投資基礎設施,是否也有引發世界不安的類似之處?那麼究竟誰從中獲益最大? 中國昔日的輝煌數不勝數,可供選擇的餘地很大,但大英博物館精心聚焦的明初50年,與這一盛世的開創者一樣,無疑是最為輝煌的一段:政治清明自信以及科技文化發達;正如霍吉淑所言,這一時期的瓷器是中國瓷器製造史上的巔峰,而且經過鄭和遠航,與世界各地實現了貿易往來。

  民族問題同樣具有重大意義:明朝皇帝都為漢族,他們與如今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同宗,但不同於明代之前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以及明朝之後、由滿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要説誰餞行了中國夢,明代初期的幾位皇帝無疑榜上有名。600年後,隨著大英博物館的秋季大展漸行漸近,中國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會再次舉世矚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