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退休女教師讓剪紙從鄉間炕頭走入象牙塔

  • 發佈時間:2014-12-23 09:50:48  來源:人民網  作者:楊益  責任編輯:郭偉瑩

  原標題:退休女教師讓剪紙從鄉間炕頭走入象牙塔

孫麗榮的剪紙作品栩栩如生 本報記者 白石 攝

孫麗榮的剪紙作品栩栩如生   

  12月18日,吉林大學一間教室內,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課。老師手裏的教具就是一把剪刀,剪刀下無論是舉扇捕蝶的寶釵,還是荷鋤葬花的黛玉,無一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她就是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吉林省剪紙專業委員會會員、公主嶺市八屋鎮中心小學退休女教師孫麗榮,憑著一把剪刀,讓剪紙藝術從鄉間炕頭走進大學課堂。

  鄉親們眼中的“巧手藝人”

  冬天,是東北最寒冷的季節,閒來無事,居民們習慣湊在一起打打麻將,玩上幾把,但在公主嶺市八屋鎮,大家卻喜歡擠在孫麗榮家裏學剪紙。

  “剪得好哇,一雙巧手,想剪啥就剪啥。可好看了。”居民劉大姐説。孫麗榮不僅自己剪得好,還免費教,“這比打麻將有意思多了。”

  孫麗榮今年62歲,是公主嶺市八屋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她的童年是在充滿民間藝術氣氛中度過的———跟姥姥、媽媽、姨媽、舅舅學習編織、繪畫、刺繡。尤其對剪紙感興趣。

  2000年以後,剪紙藝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孫麗榮重新拿起剪刀,一有空就進入創作狀態,她還免費教400多位居民學習剪紙。在十里八鄉的鄉親們眼中,她是“巧手藝人”。

  孫麗榮的作品涵蓋了動物、人物、生活場景等各個方面,而在其中,最多的還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表現東北特色和關東情懷的作品。那些質樸而又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隨著她的剪刀,躍然紙上,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剪紙藝術的提升,離不開作者理性思維的昇華。她有感於此,更加注重理論學習,在大學美術專業畢業的兒子指導下,她不斷拓寬作品表現空間,一批風格清新、地方特色濃郁的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她的一大批作品參展。

  另外,她的一些作品還在各種大賽中頻頻獲獎:《雙喜臨門》在2008年第三屆中國北京剪紙藝術博覽會“風之魂”上獲優秀獎;《雙魚戲水》在2009年中國“魚文化”剪紙藝術大賽中獲佳作獎;《一帆風順》在2009年全國剪紙大賽中獲優秀作品獎;《代代長壽》在2009年全國剪紙藝術大賽中獲佳作獎……

  小學退休教師給大學生講課

  60多歲的人了本該清閒一些,但孫麗榮卻更忙了,背著個背包,在各大學遊走,原本是小學老師的她,做起了大學老師。

  原來,一次,孫麗榮受省圖書館的邀請,為讀者作了一場剪紙方面的講座,反響很好。幾個月後,在兒子的鼓勵下,她來到吉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自薦。當她拿出獲獎作品給領導看時,對方感到很驚訝,在請她試講了一節課後,該學院決定聘請其擔任大二學生的剪紙課教師,聘期為3年,每學期講4周課,每週16節。

  大學生對孫麗榮的剪紙課評價很高,説她不僅剪紙技藝高,課講得也好。“這個班都是學習設計專業的,對學習民間藝術非常渴求,學院能聘請到孫麗榮這樣優秀的民間藝人給我們上課,讓我們受益很大。”大學生孫先濤説。

  之後,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相繼邀請她,讓她成為大學裏專教剪紙的教師。

  讓她欣喜的是,大學生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愛超出了她的想像,“我的學生有不少作品都在國內的剪紙大賽上獲了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