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躍動的指尖 用剪紙描繪中國夢

  • 發佈時間:2014-11-26 04:33:42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鄧雙學校是位於新津城郊的一所鄉村小學,十多年來,在高慧蘭等老師的帶領下默默發展著“剪紙”這一極具中國味兒的民間藝術。高慧蘭利用下班時間自學剪紙,慢慢摸索到了剪紙的竅門。現在她的作品已經遠漂美國、英國和加拿大。

  為了把剪紙技術傳授給孩子們,使中華傳統文化得到傳承,高慧蘭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這些年孩子們的剪紙作品參加市、省甚至全國的美術比賽,多次拿下比賽獎項。走進鄧雙學校的大門,校園裏幾乎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剪紙的氛圍。

  今年高慧蘭用剪紙的形式把年畫娃娃的形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內容展現給大家。用她自己的話説,剪紙是她小時候的一個夢,現在,她要用自己的夢想連接孩子們的夢想,用剪紙描繪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讓孩子傳承剪紙藝術

  高慧蘭從小喜愛剪紙,只要一有空,就會剪上幾張。畢業後,高慧蘭開始從事小學語文教育,之後由於剪紙手藝突出,2008年高慧蘭被校領導安排做美術教學,高慧蘭終於可以把愛好與工作相結合了。

  通過自學,高慧蘭慢慢摸索到了其中的道理。“剪紙是一門藝術,要耐心、執著,要喜愛上它,才能剪得更好。”高慧蘭開始剪各種類型的作品,逐步加大剪紙難度,利用下班、學校休息時間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俗話説熟能生巧,就蝴蝶剪紙而言,高慧蘭就剪了幾千隻。

  自學成為剪紙專家後,她開始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剪紙技藝,希望能夠以此傳承傳統文化。

  從一些簡單的折剪入手,對於比較複雜的圖案,則先由老師剪出范品,讓學生照著描畫下來,再學剪。此外,高慧蘭還教學生做彩色剪貼畫,做各種小手工,用來裝飾教室、房間等。學生們對剪紙的追求越來越濃厚,成長也非常快,參加各類美術比賽,常常拿下獎項。

  剪出人們的幸福生活

  在學校的展覽室,擺放著許多高慧蘭的剪紙作品,其中9米長、60釐米寬的剪紙長卷尤為顯眼。“那是清明上河圖。”高慧蘭告訴記者,清明上河圖是對剪紙這門藝術的挑戰。一邊畫一邊做,畫一節做一節,只能利用休息時間,花了整整兩年,終於創作成功。高慧蘭之前也創作過很多題材的剪紙作品,一幅幅紅彤彤的剪紙畫看得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展室內的作品記錄了高慧蘭的歲月,作品傳達給觀者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熱愛,除了各種系列,一幅名叫“南河美景”的作品讓觀者驚訝,畫面上展現的是南河、高樓、樹木等多種美景,仿佛身臨其境。高慧蘭告訴記者,“南河美景”歷時四年,這幅剪紙繪出了新津縣城市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和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用剪紙表達“核心價值觀”

  在展室,還擺放了12幅印有12詞24字的剪紙新作品。這是高慧蘭今年的新作。

  今年以來新津縣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結合傳統文化,創作公益廣告,她就用剪紙的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給大家,分別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懂得這十二個詞的含義,所以我用剪紙的形式,選取了孩子們喜愛的年畫娃娃來表達。”高慧蘭微笑著説道,“你看,‘愛國’這幅剪紙,上面有著門神,拿著大刀,意指愛國,報效祖國;‘民主’這幅,娃娃腳踩蓮花投票,意指民主、清廉。”

  “雖然也有些疲憊,但這種藝術、這種精神要一直傳遞下去,讓孩子們的書包裏滿是花花綠綠的剪紙,讓他們用剪紙的方式感激社會、回報社會。”高慧蘭説,用心做人,用愛做事。

  本報記者 蒲蘭 文/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