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營一村的幸福節拍

  • 發佈時間:2014-12-10 05:13: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城鄉統籌是篇大文章。2014年,我國繼續出臺實施了多項建設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惠民舉措,包括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等,推動了城鄉經濟社會差距進一步縮小,讓更多城鄉居民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新型城鎮化之路該怎麼走?山東桓臺縣馬橋鎮因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介紹經驗而備受社會關注,該鎮北營一村發生的新鮮事,正折射出新型城鎮化建設給廣大農村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齊魯大地,小清河畔。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是個文化厚重之地,因齊桓公戲馬臺而聞名;這裡也是個農業大縣,是山東有名的“噸糧縣”。

  馬橋鎮北營一村,一個普通的村莊,562戶,1891人。過去,因偏僻落後,這裡有“桓臺的西伯利亞”之稱。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村子逐漸富了起來,蓋了個老年公寓,三層樓房、123套房間、每套32平方米,有客廳、臥室、衛生間、儲物間,傢具、彩電等也一應俱全,本村老人滿70歲即可免費入住。村裏還有個大禮堂,誰家辦喜事、村裏人唱戲,都可以免費用。

  冬季的華北大地一片蕭瑟,一場大風讓氣溫驟降。走在村莊裏,地面已經結冰,人們腳步匆匆。大禮堂裏,不時傳來“好日子”等歌曲。在北營一村蹲點,《經濟日報》記者有不少新發現……

  村裏有了免費老年公寓

  時針指向下午5點,老年公寓開晚飯了。食堂裏,服務人員逐一給老人們盛飯盛菜,今天有肉炒菜花、大米粥、饅頭。

  86歲的鄭淑義老人還沒去食堂。他住在一層119房間,喜歡書法,墻上挂著的“長壽歌”就是他寫的,臥室裏還擺著厚厚一摞報紙。他笑瞇瞇地告訴記者,“我70歲才開始學書法,寫得不好,平時也沒啥愛好,就愛讀書看報、聽聽京戲。”説起老年公寓,鄭淑義回憶説,“2008年秋天,村裏建起了老年公寓,老人免費吃住,我是第一批入住的。”

  窗外寒風凜冽,老年公寓裏卻暖意融融。“這裡的房間有地暖,挺暖和!我有4個兒子、1個閨女,家裏四世同堂。但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挺忙的,以前雖然也到孩子們那裏住,但總覺得孤單。我尋思著,全村老人住在一起,不花一分錢,管吃管住,這是好事啊!”在傳統鄉村,養老靠兒女。剛入住時,老人的子女有點兒想不通,“我們這麼多子女還養不了您的老?”後來看到老父親在這裡挺舒心,孩子們也放了心。

  隔壁住著75歲的鄭保岱,他當過20年鄉村醫生,“那時叫赤腳醫生,村裏人有個頭疼腦熱,我就給看看,藥品也就阿司匹林、APC、盤尼西林這幾種。現在條件好了,村裏有2個衛生室,還新添了不少藥品,有病床、電腦,還配著氧氣瓶,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他説,村裏人都上了“新農合”,今年一檔的交220元、二檔的交150元,村集體統一齣錢給村民上了二檔的,自己如果想交一檔的,補足差價就行,在鄉鎮醫院住院醫療費用能報銷85%。當然,讓鄭保岱唸唸不忘的還有養老保險。他拿出一張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存摺,裏面按月打入75元。“這些年,養老保險的標準一直在提高。你看,2010年55元,2013年漲到60元,今年75元。”

  採訪中,多位村民告訴記者,農村人最怕兩件事,一是生病,二是養老。近幾年,隨著城鄉居民保險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的推行,看病能報銷,老了能領退休金,這兩件愁事不再讓他們那麼愁了。

  【旁白】“養兒防老,不如參加社保”。2014年,《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出臺。在此之前,桓臺縣先行先試,已于2013年10月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合併,實施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併軌,讓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桓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會主席宋雪説,桓臺縣比全省提前一年多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近年來,政府每年都加大補貼力度,今年縣級財政對城鄉基本養老的補助超過4000萬元。

  醫保解除後顧之憂

  60歲的賈德利家裏今年攤上了“大事”。他的老伴兒孫聿文心臟不好,還有糖尿病,到省城大醫院做了個心臟搭橋手術。

  記者走訪賈德利家時,村裏的金鳳美大媽正好來串門。賈德利説,“老伴兒這個毛病有五六年了,以前也看病吃藥,但效果不太明顯。今年秋天,有個親戚到濱州看病,她也跟著去了。頭午去的,下午來電話,説大夫讓她住院,説心臟病比較嚴重了,得到大醫院開刀。”

  賈德利家有一兒一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兒媳都在村裏的企業上班,每個人每月也就3000多元的工資。聽説手術費要十幾萬元,家裏人把存款拿出來,湊了14萬元,把孫聿文送到濟南看病。“今年9月9日住進了醫院,9月22日動了手術。大夫給做了心臟搭橋,換了二尖瓣,手術很成功,住了43天院,一看單子,花了快有18萬元!家裏的親戚就又湊了些錢,這樣才出了院。”

  最讓賈德利欣慰的是,村集體給全村村民上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分擔了村民的不少負擔。於是,他們把病歷、費用單據送到縣新農合辦公室報銷,加上重大疾病補助,算下來省了不少費用。

  説到自己的病情,孫聿文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轉,“孩子們太好了,每天陪著我,説能看好病就好,錢還能掙,俺心裏挺舒坦。”

  賈德利家住著樓房,有地暖,家裏冰箱、彩電一應俱全,種著花、養著魚,墻上挂著兒子兒媳的婚紗照。“小兩口在縣城照的,村裏的年輕人還有去青島拍婚紗照的。現在,農村人生活好了,出門有超市,很多人還買了車。以後俺高低不去那大城市,還是農村好。”

  金鳳美大媽插話説,“俺出門給人家説,村裏老人70歲就能住養老公寓,管吃管住,人家還不信,説哪有這樣的地方?村裏蓋起了大禮堂,每週五大家都到那兒唱戲,村裏有樂器,周邊縣的人也來聽。別看我長得不好看,扮上粧,也挺俊的!”説到這裡,3位老人笑得開心極了。

  賈德利説,他年輕時很羨慕城裏人,“人家能接班,穿戴都很好,俺家裏窮,連對象都不好找”。他感慨地説,“這十年,村裏變化太快了,通了柏油路,蓋起了樓房。家裏買了麵包車、冰箱、彩電,縣裏還實施了農村飲水工程,讓我們喝上了與城裏一樣的水。俺覺得俺和城裏人過得差不多!”

  【旁白】今年,桓臺縣全面完成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城鄉居民保險新制度正式實施並平穩運作。同時,積極落實城鄉居民“大病補助”,進一步減輕群眾就醫壓力。當地還簡化手續,落實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與濟南、東營、青島、濰坊等16個地市的97家省內醫院實現了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桓臺縣醫保處主任張超説,過去,農民和城裏人的差別體現在報銷標準上,2013年,農民新農合每年交80元,城鎮居民每年交120元,報銷比例、政策力度上都有差距。隨著城鄉融合的推進,城裏人和農村人的報銷標準統一了,對城鄉居民的保障也越來越完善。

  村裏土話與普通話

  馬橋鎮有兩家民營企業,幾乎每家都有一個人在企業上班,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與傳統的鄉村生活不同,這裡的農戶大部分已不再種地,土地流轉後,村裏的土地主要由兩個種糧大戶種著,其餘的農村家庭,年輕人每天“上班”,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

  於是,教育成了年輕人最操心的事。今年,鎮上新開了一所幼兒園,園子不小,雖然收費比村裏幼兒園貴一些,不少家庭還是選擇把孩子送到這裡。

  12月4日一早,不少家長走進幼兒園,坐在小凳子上觀摩幼兒園活動,其中不少是爺爺奶奶。“今天是半日開放活動,請家長來看看孩子們的生活。”園長卞真燕是安徽合肥人,身材瘦小的她説一口普通話。在她眼裏,這個佔地1萬多平方米的幼兒園,比城市幼兒園可大多了。這裡的老師由安徽永紅幼教集團派出,淄博市、桓臺縣政府非常重視農村學前教育,鎮上免費提供場地,還蓋好了校舍,永紅教育集團負責派出教師,還投資500萬元購買鋼琴、空調等硬體。

  與城裏的幼兒園一樣,這裡電腦、白板、玩具、教具、小床等一應俱全。52歲的北嶺村村民孫俊華正看著小孫子做手工,她説,“這裡離家近,環境好,老師都説普通話,俺跟孫子學,也能説幾句普通話了。”

  從省會城市來到鄉鎮,卞真燕感到“各種不方便”。“孩子們聰明可愛,但不會説普通話。剛來時,老師與孩子、家長溝通起來特費勁,加上這裡去縣城坐車要近1小時,文化生活有些單調,週末的生活很無聊。”

  鎮上還有個北營小學,有5個年級11個班、515名學生、29名專職教師。校長張志濤説,這所小學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成功,今年4月,再次通過了省級復評,開設語、數、英、音、體、美和資訊技術課。

  12月3日,星期三,下午是課餘活動時間。夕陽下,孩子們在塑膠跑道上奔跑,在人工草坪的操場上踢足球,生龍活虎。北營小學的足球隊全縣聞名,曾代表桓臺縣連續5年參加全市足球賽,得過全市第三名。今年11月22日,還參加了第19屆淄博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

  下午不到4點,幾輛黃色的校車已等在校門口。北營一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鄭雲海説,“我從2002年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看著村子一天天的變化,國家給農村的政策好,基層群眾真正得了實惠。俺村是全省第一個買農村校車的,校車每天早上7點半送孩子們到校,下午4點半接孩子們回村,孩子們免費乘坐。”

  天色漸暗,孩子們排隊上了各村的校車,離開校園。“我是高中才見到電腦的,還是老式的386、486,現在孩子們小學三年級就開設資訊技術課了。農村教育變化真快!”資訊技術課老師金帥十分感慨,農村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還比較欠缺,與城市相比還有差距。

  【旁白】讓農村孩子與城裏孩子受到同等教育,這是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也是各地正在不斷探索的實踐。不管從硬體看,還是從軟體看,近年來,農村學校的配備都有了明顯提升。目前,大中專示範院校畢業生分配時,優先向鄉村學校傾斜,提升師資力量;通過“送教下鄉”等活動,不斷提升孩子們的教育水準。

  看 事

  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部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5月13日,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強調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籌資機制

  7月1日,《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正式實施

  7月30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發,要求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讀 數

  截至2013年底,全國參加養老保險總人數達到8.2億人,其中城鎮職工3.22億人,城鄉居民4.98億人。

  截至2013年底,醫療保險覆蓋了城鄉13億以上人口,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了8.2億人,我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計劃。

  觀 點

  以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儘快實現對所有群體的全覆蓋。養老保險在2017年要達到9億人,2020年達到覆蓋率95%以上;醫療保險要通過參保識別,剔除重復參保的水分,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

  (本報記者 周明陽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