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同叫紅酸枝價差十幾倍

  • 發佈時間:2014-08-25 09:57:43  來源:人民網  作者:江粵軍  責任編輯:習人

  

黃花梨浮雕花卉屏風(四屏)

  

黃花梨浮雕花卉屏風(四屏)

  

紫檀藤面羅漢床

  

紫檀藤面羅漢床

  

同叫“紅酸枝” 價差十幾倍

  

同叫“紅酸枝” 價差十幾倍

  近日,有關紅木傢具買賣的糾紛接連不斷!規範市場的《紅木傢具通用技術條件》(被稱為紅木傢具的“新國標”)自2012年8月1日實施起,至今已有兩年時間了,那市場為何還不消停呢?記者調查了解,無論是對知名紅木傢具企業而言,還是對中小型的企業而言,這份“新國標”都多半形同虛設——大家普遍認為,“新國標”並不能終止紅木傢具市場的混亂,紅木 5屬8類33種的“科學分類法”,始終被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給市場添堵。而“新國標”起草人之一、紅木專家楊波則表示:當前,林科院木材鑒定只做到“類”不做到“種”的檢測報告,也是市場混亂的“推手”。紅木傢具市場到底亂起何端?又有何妙策?且看詳解。

  “科學分類”令紅木市場魚龍混雜

  在《紅木傢具通用技術條件》中,規定了紅木傢具産品應具有産品保證文件,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産品命名,標示出樹種名稱或木材名稱,而這些名稱的依據,就是國家品質技術監督局2000年發佈的國家標準《紅木》GB/T 18107-2000中規定的5屬8類33種。5屬為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8類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紅酸枝、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正是這樣細緻又複雜的分類法,被很多業界人士詬病,給不法商人和企業製造渾水摸魚的空子。

  中國明清傢具收藏家、明式傢具設計師伍炳亮告訴記者,像花梨木類包括了7個樹種,紅酸枝類也包括了7個樹種,産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市場價格差異之大,可以説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導致很多消費者暈頭轉向,上當受騙。

  他舉例道:“譬如,本來紅酸枝特指中國傳統名貴傢具使用材的一種,對應的僅為《紅木》國標中的‘交趾黃檀’,産于東南亞幾個國家,包括柬埔寨、泰國、寮國和越南。目前,由於泰國和越南的紅酸枝基本不再砍伐、出口,市面上只能看到寮國和柬埔寨兩地的‘交趾黃檀’,一般口徑十幾、二十釐米的木材,為十幾萬元一噸;二十幾釐米口徑的木材,為二十幾萬元到三十幾萬元一噸;四十釐米左右口徑的木材,則達到五六十萬元一噸。而在《紅木》國標中,納入紅酸枝類的,還有賽州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等其他6種,它們的價位,目前最高的也就兩三萬元一噸。可見,同屬紅酸枝木類,‘交趾黃檀’比其他的價位要高一二十倍。新的《紅木》國標討論稿中,還考慮將一些非洲、南美洲幾千元一噸的木材也歸到紅酸枝類別中,那差異就更離譜了。這樣的‘利潤空間’,必然會導致一些不良商家以低端樹種充當高端樹種,籠統以紅酸枝的名義銷售,讓不明就裏的消費者花冤枉錢,也損害整個行業的信譽。前幾天在廣州,我還看到有一間傢具店,明明賣的是非洲硬雜木——在國標中稱為‘刺猬紫檀’的,因為屬於花梨木類,跟海南黃花梨有共同的‘花梨’兩字,就堂而皇之地標注‘黃花梨傢具’出售。這樣的亂象實在太多了。”

  廣州風雅頌紅木傢具董事長蘇振戎也表示:“本來傳統意義上的‘黑酸枝’指的是那些很老的、已經紅得發黑的大紅酸枝,現在黑酸枝也變成了一個類,各地的黑黃檀或黃檀‘野種’都被列了進來,身價卻跟傳統意義上的黑酸枝相差幾十倍。”

  另外,傳統的紫檀指的是印度小葉紫檀,在《紅木》國標中倒是獨立成“類”——紫檀木類,但由於同為紫檀屬的還有越柬紫檀、安達曼紫檀等其他7種,也特別容易就被直接冠以“紫檀”之名橫行市場,蒙蔽消費者。

  名貴木材應按俗稱命名

  而《紅木》國標中5屬8類33種的分類法與林科院目前鑒定上只做到“類”之間的矛盾,在楊波看來,也是現在紅木傢具市場亂象的“導演”之一。

  楊波認為,既然《紅木》國標中有這樣一個分類標準,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他們都會在合同中清楚標示木材的樹種,但目前林科院的鑒定報告,只鑒定到“類”,不肯鑒定到“種”,沒有了科學的依據,必然會引起消費者的恐慌。“去年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研究所的鑒定報告,還給做到‘種’,現在也只做到‘類’了。業界人士都清楚,每個種類的木材價格差別很大,像奧氏黃檀現在是四萬元一噸左右,而交趾黃檀要二十幾萬元到三十幾萬元一噸,這麼大的差別,如果含糊其辭地標到‘類’,消費者肯定難以信賴。對企業本身來講,鑒定難以做到‘種’,面對消費者質疑的目光,自己也會有口難辯、失去自信。這樣更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近日,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委員會主席團一起開會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大家都無可奈何。既然鑒定不了,那《紅木》國標裏面就不應該寫得這麼詳細。”

  楊波認為,如果連林科院的檢測機構都無法將各個樹種區分開來,還不如有俗稱的傳統傢具木材,就用俗稱好了。“俗稱很清晰,紅酸枝就是紅酸枝,白酸枝就是白酸枝,花枝就是花枝,消費者一看就明白。”

  對此,蘇振戎也打了一個比喻:“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問周圍的朋友,誰知道電燈的學名?沒人答得出來。其實電燈的俗名很貼切,跟生活很近,而像照明器、二極發光管之類的叫法,很多人聽起來都會一頭霧水。《紅木》國標的分類命名即是如此。為什麼緬甸花梨要叫做大果紫檀?非洲花梨要叫做刺猬紫檀呢?傳統的傢具木材,幾百年來大家都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認識,如果按照約定俗成的名稱沿用下來,很好懂,後來新增的樹種,叫什麼名字其實無所謂,只要能跟原來的名貴木材區分開來就好。普通百姓買傢具,一輩子也沒幾次,你給他灌輸那麼多複雜又近似的名稱,他們能不糊塗嗎?這也是一些不良商家可以利用國標大做文章的原因。”

  伍炳亮則表示,對國標中的樹種名稱,即使從業幾十年的他,都必須“回爐”當小學生重新學習,而且還常常記不住。因此,他認可有俗稱的名貴木材,就按照俗稱命名好了。新的木種依據地區來命名,這樣消費者就很清晰了。

  亂象雜陳 在人不在標準

  針對市場的種種困境和質疑,本報記者也聯繫了當年《紅木》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楊家駒研究員。楊家駒強調,將紅木傢具市場的混亂歸咎於國標,沒有任何道理。“國標分類,每一類的定義、描述都很清楚,都有一個綜合評述,説明它們的材質有相同或相近之處。這一標準出來後,木材檢測機構隨時可以做鑒定,就説明標準是科學的、合理的、可行的。”

  至於為何木材檢測機構鑒定現在只做到類不做到種?楊家駒表示,不是做不到,是沒必要。“從實用角度講,檢測到種很複雜、很麻煩。事實上,不同類的木材差別大,同類裏面不同種的差別要小很多,所以檢測到‘類’就完全夠了。其實廠家、商家對自己的木材心裏都有底,他們想要魚目混珠、作偽造假,才不管什麼‘類’什麼‘種’的,只要有利可圖就會去做,甚至不屬於紅木的木材,他們也會拿來冒名頂替。可見,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紅木》標準的問題。標準裏的概念都很清楚,像檀香紫檀,單獨成類,其他紫檀屬的,雖然跟紫檀兩字沾邊,卻被歸入另一類,廠家商家心裏明白,卻專門將概念混淆,這怎麼能怪標準呢?”

  因此,在楊家駒看來,提高廠商的素質,提高市場的誠信度,比詬病科學標準要重要得多。

  傳統名貴傢具木材一覽

  事實上,傳統名貴傢具木材,種類並不多,伍炳亮特別將其特點和市場價格一一做了介紹,以期讓消費者有更明晰的認識。

  海南黃花梨

  (國標名稱為“降香黃檀”)

  海南黃花梨本身就有産地的差別。像東方市的海黃,因為生長地就是金礦産區,長出來的黃花梨油性足,閃閃發光,同時又因為土壤沒什麼營養,只長密度不長厚度,所以東方海黃口徑一般只有十幾、二十釐米,超過三十釐米的料就非常少了;産自昌江的黃花梨,則是深黑紅色的,密度也高;産自文昌、海口的海黃,由於土壤比較肥沃,陽光充足,長出來的黃花梨紋理比較鬆散,密度也低一些。目前海黃十幾釐米到一米長的料,為1萬元~1.2萬元一斤;1.2米到1.5米的料,為1.3萬元~1.5萬元一斤;超過兩米的老料,則要1.5萬元~兩萬元一斤;二十釐米寬、兩米以上長的板塊料,達到兩萬多元一斤。以此計算,海黃的身價已經高居兩千多萬元~四千多萬元一噸。現在,大家基本只能一根、兩根或幾斤、幾十斤地淘寶。

  越南黃花梨(國標中無標示)

  越黃跟海黃是同一樹種,但由於産地不同,質感也有不同。越黃一般是淺淡黃色的,紋理比海黃鬆散,密度沒那麼高,沒那麼重。由於土壤比較肥沃,也容易長得粗大,口徑四五十釐米的比較多,七八十釐米的也有。整體感覺,海黃更沉穩一些,越黃更鮮艷一些。越黃四十釐米寬、一米到兩米長的板材,為七八百萬元一噸;兩米以上長的,則為一千萬元~一千三百萬元一噸;超過三米長的,可達到兩千萬元一噸。由於現在越南不再出口黃花梨,所以越黃也很少見了,只有早年收入的藏家或企業願意出手轉讓,才可能買到。

  印度小葉紫檀

  (國標名稱為檀香紫檀)

  明代到清初,中國的宮廷傢具多用海黃和越黃。清代中期起,由於黃花梨逐漸奇缺,宮廷傢具,像龍椅、寶座、案幾等就多用印度小葉紫檀了。小葉紫檀需要五百年到八百年的成材週期,且大多數都是空心的,因此有“十檀九空”的説法。事實上,這種空心的料才是最好的,密度足夠大。所以寧可買成熟的空心料,不要買還沒長成的實心料。小葉紫檀的老料有金星或牛毛紋的,尤其好。目前的市場價為80萬元~120萬元一噸,而所有其他紫檀屬的花梨木類,最多也就兩三萬元一噸,差別很大。

  寮國紅酸枝(國標稱為交趾黃檀)

  東南亞的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都有産紅酸枝,最優質的是寮國紅酸枝,目前二十多萬元~五六十萬元一噸。

  除此之外,伍炳亮表示,新的木種中確實也有好料,但最終能否得到人們的推崇,要由市場説了算。譬如大葉紫檀(國標稱為盧氏黑黃檀),就是後起之秀。大葉紫檀産自馬達加斯加一帶,上世紀90年代才進入中國,由於材質備受認可,價格飆升也很快,現在已經達到十幾萬元一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