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唐代的金銀器呈現出濃郁的異域色彩

  • 發佈時間:2016-04-11 09:24:54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唐代的金銀器呈現出濃郁的異域色彩

  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我懷著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被這件唐代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深深吸引,其高5.9釐米、口徑6.8釐米、重239克,絢爛華麗。

  這件溢彩流光的唐代金盃杯口外侈,器壁有內向的弧度,“6”字形的把手鉚釘在一片“十”字形金片上,與杯身相固定。杯身製造成型後,進行了仔細的打磨處 理,因此腹身有密集的等距離平行線。在光滑的器腹表面上,由上下兩端相對的四對如意雲頭紋分割成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中裝飾一朵團花,團花由鍛打 的扁金片構成,焊接在杯腹表面,形成立體感極強的裝飾。在團花及如意雲頭紋最外緣又焊接有細密排列的小金珠。下腹部用同樣工藝焊接四個雲頭紋,外側皆焊有 金珠,其中一雲紋內沿裏殘存著一小塊白色鑲嵌物。

  那為什麼把此杯稱作“金筐寶鈿”呢?考古學家從法門寺出土的物賬碑中找到了答案,其 上面有“真金函一枚,金框寶鈿真珠裝”的文字記載。通過對照實際器物,我們知道“金筐寶鈿”就是指器物表面焊接有金絲編成的外框及細密的金珠,再鑲嵌以寶 石。由此可以想像這件金盃當年的完整面貌,在其杯身的紋飾內曾經鑲嵌有五顏六色的寶石!現在,雖然寶石已遺失殆盡,可當我們面對這件依舊金碧、玲瓏的藝術 品時,仍能感受到它令人屏息凝神、繼而驚嘆的美。

  唐代的金銀器呈現出了濃郁的異域色彩與前所未有的多樣性。當時因東西方貿易往來頻 繁,唐人大量吸收了粟特、波斯薩珊等西亞和中亞金銀器發達地區的工藝、造型和紋飾,經過唐代工匠不斷的改進和調整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件器物的原型來自 中亞粟特帶把杯,但有兩個創新細節,一是把上的指墊做成葉芽形狀,環把的下面省略了指鋬。這一不同改變了粟特器物固有的風格,卻在中國漢晉器物上能夠找到 淵源。二是把唐朝人喜愛的掐絲、焊綴和鑲嵌工藝運用到器物的製作上。這種局部改造沒有涉及使用功能上的變化,只是在審美上符合了唐人的願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