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民國元年寄出的明信片由大清郵政印製發行

  • 發佈時間:2016-02-19 09:36:0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民國元年寄出的明信片由大清郵政印製發行

  

  

(原標題:明信片收藏與鑒賞:民國元年的大清明信片)

  在筆者的收藏中,有一枚“大清郵政第四版團龍圖郵資明信片”頗為有趣。這張明信片是“揚州小武成巷許氏”寄往“南昌省城君子巷裕字鹽倉內許佩芳先生”的,明信片上的文字內容主要談了家庭生活和生意狀況。明信片右上角銷的郵戳是圓形腰框式中英雙文字“揚州府”日戳,中間日期是“元年十月廿一”。明信片中部還蓋有一個長方形紅色日戳,上有“揚州貳拾”字樣,這是收受郵件的信櫃或“郵政代辦分局”的戳記,説明當時的揚州至少有20個信櫃或“郵政代辦分局”了。長方形戳的左邊還有一個“鎮江轉机”戳,日期為1912年10月21日。這説明,揚州郵局在收到郵件的當天就分揀轉運過江了,這個工作效率還是相當高的。讓筆者感到有趣的是:這張明信片的郵戳顯示是在民國元年寄出的,但明信片的印製發行卻是“大清郵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但國家的郵政大權仍然由外國勢力把持。時任郵政總辦的法國人帛黎,決定在大清郵政的蟠龍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字樣,于1月30日在福州出售,因南京政府和福建省政府反對,不久即停售。帛黎強調“節約”,隨即在“臨時中立”郵票上再垂直加蓋“中華民國”字樣,變成“中華民國臨時中立”,于3月20日起在南京、漢口、長沙出售,因再次遭到反對而停售。最後帛黎不得不遵從南京政府的命令,利用蟠龍郵票加蓋“中華民國”字樣,于3月24日起在全國各地發行。而清代第四版團龍圖郵資明信片加蓋“中華民國”字樣的,發行日期不會早于1912年3月24日。

  實際上,由於當時許多地方閉塞落後,交通不便,郵局不能及時領到加蓋後的郵票和郵資片,因而清代的郵票和郵資片仍然可以繼續使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914年3月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