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品民國王禹成置蓋碗茶瓷(圖)

  • 發佈時間:2016-01-25 10:31:2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品民國王禹成置蓋碗茶瓷

  蓋碗,傳為唐蜀相崔寧之女所創,李匡義《資暇錄》卷下《茶托子》:“建中……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取碟承之……乃以蠟環碟子之央,其杯遂定……用於世”,到明清時期蓋碗廣為流傳。筆者要介紹的這件蓋碗(見圖),原為四川王禹成在1929年所置辦。

  由四川宣漢縣檔考證,王禹成為四川宣漢人,在1949年重修了四川宣漢王氏宗譜二卷(木刻本),在民國時期只有族長或由族長委派族裏德才兼備有較高地位等級的人員才能編修族譜,筆者的這件蓋碗外壁用黑彩題詞“己巳夏,王禹成置”,從時間上推測,1929年的王禹成應是一青年才俊。1929年的中華民國、1929年的四川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人民生活比較安逸,從所題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知當時的王禹成對自己所在地的環境、民情、政府都充滿了樂觀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以蓋為天、以碗為人、以托為地的三才碗即蓋碗茶,不僅盛行于宮廷皇室、大家貴族,在晚清民國時期更盛行于各高雅茶館,在四川出現了多種蓋碗茶文化,其中有會説話的蓋碗茶,在茶鋪裏,通過茶蓋、茶碗、茶托的擺放位置來表達續水、收碗結賬和對茶鋪服務態度的評價;通過茶蓋、茶碗、茶托擺“茶陣”解決幫會派系間的矛盾,商議機密事宜。遺憾的是,該蓋碗缺失了天和地,獨獨留下中間的人。該碗所用的瓷胎是民國時期由民國瓷業改良實業家吳靄生創設的玉綾窯的瓷胎,該瓷胎雖沒有薄如蛋殼,但透光性極好,釉層肥厚而柔潤。

  在碗的外壁除黑彩所題的文字外,瓷畫家在另一半篇幅用淺絳彩繪製了一幅山水人物圖,淡淡相間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繪製花紋,再染上淡赭和極少的水綠、草綠與淡藍等彩,經低溫燒成的淺絳彩,不僅年久易於掉色且色域較窄,從晚清約1885年開始到民國中期逐漸退出市場,被色彩艷麗、色域寬泛不易掉色的新粉彩所代替,據查最後一件淺絳彩為作于1926年的《松壽圖》。筆者的蓋碗訂燒于1929年的夏季,距今86年,碗外壁上的彩料沒有任何磨損,筆者推測它為彩料、畫工類似于淺絳彩的一種新粉彩,既擁有了淺絳彩那種若有若無,虛無縹緲的淡墨山水畫的特點,又具有新粉彩長久不掉色的優點。這只蓋碗無蓋亦無托,卻依舊讓人可品出那茶湯的淡淡清香,亦如那淡淡的山水,清心、雅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