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陶瓷的“賊光”與“寶光”

  • 發佈時間:2015-12-03 09:42:1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蔡暄民  責任編輯:郭偉瑩

  

文/蔡暄民

  一些藏友經常問我:“究竟如何來辨別陶瓷‘賊光’與‘寶光’的不同?”在一些書本上,或者專家在電視上都曾侃侃而談:“寶光”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像玉一樣溫潤的、內瀲的、養眼的;而“賊光”呢,是表面的、張揚的、刺眼的浮光……對於尚未入門,或者初入古陶瓷收藏之門的人來説,這些論述還是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譬如,説“寶光”如玉一般的溫潤,而玉有和田、俄羅斯、阿富汗……還有新玉、老玉、高古玉、岫玉、出土的、傳世的、生坑的、盤熟的……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正因為所述不明確,故讓初學者無所適從,雲裏霧裏。再譬如説“賊光”是浮在表面的光,而且亮得有些刺眼,像玻璃似的光澤,但是,千年的高古瓷如果放置環境良好,沒受到酸鹼的土浸,同樣會呈玻璃似的光澤,這又使初學者懵了!

  再加上瓷器種類繁多,同一窯囗有單色釉、青花、彩繪等不同,反映出來的光澤也不一樣,即使同一窯口,同一時代,同一品種的瓷,因收藏放置環境的不同也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澤。我以前在給初入門的朋友解釋古陶瓷釉麵包漿的光澤時也會講到以上的理論,最多加上“‘寶光’給人的感覺是釉面肥厚的,像有油脂從釉內微微滲溢似的……但很多聞者還是想像不出它的特點,一到實踐看具體東西時又把握不準了。原因何在呢?我的理解是:與實物上手比,再優美的用詞都是貧乏無力的。這便是單單依賴於理論的不足!

  我曾和幾位古陶瓷鑒定專家一起探討過對“寶光”和“賊光”的解釋,他們除了談到我前面敘述的概念外,一位説:“老瓷的釉面一定留下磨擦的痕跡,像金屬的亞光,也像毛玻璃的表面,沒有刺眼的亮光,特別是那些沒有絲毫磨損痕跡的,便是新的。”另一位説:“那些造假的故意將新瓷弄得臟兮兮的,所以見到特別臟的要注意,往往是新的。”這些都有一定的實例佐證,但仍都沒有完全將“賊光”與“寶光”解釋清楚。

  的確,掌握釉面的光澤的新老區別非常重要,其間的區別也是造假者最難逾越的鴻溝。我認為,要想真正理解“賊光”和“寶光”的區別,唯一的正確途徑是要多看精、尖、稀的真東西,同時也要多看一些新倣品,將兩者作詳細的對比,看多了,腦子裏自然留下了深深烙印:哪些光澤必老無疑,哪種光亮一定是新倣品。當然,釉面泛出的光澤只能昭示該器物的新老,至於要確定何朝何代,還得結合紋飾、造型、圈足、胎體等諸多元素綜合考量,才能得出精準的結論。

  其實,最容易産生異議的,是一些精、尖、稀的如新官窯佳器,這些物品所泛出的“寶光”往往會被沒有經驗的人所否定。我接觸過幾位眼力獨特的大家,如劉新園,他在一丈開外幾乎就能斷朝代,而且基本不會出差錯。像畢宗陶博士,站在玻璃櫃外,也能識別新老及年份,可見“賊光”與“寶光”的區別在他們眼裏已一目了然了,若一定要讓他們講出原因,恐怕也只能如我本文開頭敘述的那樣來形容。同樣的形容在不同人聽來會産生不同的認知,這是由各人不同的修養、學識和理解能力決定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