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從熱情高漲買畫到設定選題購藏

  • 發佈時間:2015-11-09 09:21:25  來源:人民網  作者:商勇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從熱情高漲買畫到設定選題購藏

  從南山回來的第二天上午,我在江宏偉的水佐畫屋對W進行了訪談。面前的W是一個穿著前衛的年輕人,鼻樑上架著副時尚的小眼鏡,看上去倒是更像一個廣告策劃人。我和他淡淡招呼了一下,便各自坐下來喝茶。地板上堆放著那十卷黃賓虹,貼墻的桌案上靠著幅張曉剛的油畫。江宏偉説它們都是W的藏品。我幾乎很難把地板上的黃賓虹山水和眼前的W聯繫起來,但那幅張曉剛的油畫與這個1967年出生的收藏家真的無比貼切,它像一幅多年前的褪了色的老照片,隔著時間的輕紗以透澈的單純臨望著安靜坐在清晨響亮陽光裏的W,嘴角甚至有一縷不易覺察的溫暖笑意。談話於是在這有些曖昧的氛圍裏開啟了。

  W説他父親是中山大學教企業管理的教授,但老爺子非常喜愛書畫。他對書畫的某種情結比較多地受到父親的影響。“當時只停留于到書店翻翻畫冊,自己倒沒有指望去做畫家的”。上世紀80年代末,因為家住在中山大學裏面,對門的一個英語老師喜歡畫畫,他常帶著W到廣州美院去玩,便由此結識一些畫家。W還零星地買了些畫,當時的畫價實在便宜得可以。這些畫卻成了W最初的藏品了。

  1999年時,W已經將一家外貿公司經營得很成功了,手上擁有一定的資産,便常去廣州美術館看展覽。他買了些亞明、楊彥文、楊之光等人的畫,但卻不知道那些標價很高的畫作,其實也是可以適當打折的。另外,他雖然買畫,且出手相對闊綽,而實際上在藝術品的品鑒上並不在行。幾乎還從來沒有和畫家交流過。後來,江宏偉去廣州辦畫展,正好王冶夫在那裏,他説要不要和江老師見個面聊聊天呀?W感覺他可能是看到自己不加考慮地買了幾次畫,於是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潛在的穩定客人了,想讓自己通過和畫家們的接觸來培養對當代畫家的投資信心。與江宏偉的接觸成為了W生活的一次轉折。第一次便聊得很投緣。江宏偉給他設計了一個收藏傳統體系延續下的當代成功畫家作品的選題,確定的一些名單,基本為當時“新文人畫”圈子裏的一批畫家。比如,劉二剛、方駿、常進、徐樂樂、朱新建、周京新、陳平、田黎明等人。其後,江宏偉又帶他到南京來,拜訪了一批畫家。當看過作品後,W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就買了大量的相關書籍認真啃了起來。除了頃刻間培養出的熱情以外,作為一個得到一流畫家真誠幫助而又悟性頗高的聰明人,W進入這一行幾乎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和交納無辜的學費。

  在起初的收藏中,江宏偉的影響是直接而關鍵的。他建議熱情高漲的W按照自己設定的選題購藏當代優秀中青年國畫家的冊頁系列:“等到50歲左右時,研究當代畫家的人也許會找到你那裏看作品。因為對於當代畫家,你可以直接到他家裏購買他最經典的作品,但對老一輩畫家,你不可能這樣面對面的,進行系統全面的收藏。”其後,在W手裏確實聚集了一批相當優秀的作品,比如方駿的《青花》系列,以及徐樂樂的那套後來參加“開放的時代”展覽的冊頁。有一次,深圳美術館的魯虹到W家裏,看到他的大堆收藏後,十分驚嘆,要他到深圳美術館搞一個專題性展覽。美術館出面組織展覽往往很難收到這麼多優秀的作品,好畫家的得意之作在自己手上存放的時間總是很短的,一般不待發表,就會被人以重金購走了,也許好東西都是炙手可熱的吧,而作專題收藏的藏家手裏卻囤積了大量精彩之作。之後,W還打算將自己的藏品結整合冊,編輯出版一套《名家翰墨》的叢書,由王魯湘做序,陳平為其起名叫“抱旭樓藏畫”。但在結交了一些畫商朋友之後,W慢慢開始進入了近現代的收藏。

  “我認為,中國畫收藏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當代入手,一個是古代入手。我以前學外語的,與繪畫的淵源不深,只能憑主觀的喜好,從眼前的當代入手。慢慢和畫家接觸多了,從他們那裏以及自己從書本上學到不少相關知識,漸漸對美術有了清晰的了解,然後在實踐中對藝術市場的認識也清晰了。我感到中國畫傳統一路的東西,當代、近代、古代在許多方面,其精神是一脈相傳的。當你玩了太長時間的當代,就會向近代甚至古代去追了。因為近代與古代的畫作,其中的奧妙更豐富,對我而言更為過癮。”

  W在對我講這些話時,我發現他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坐在身邊的江宏偉。他也許的確道出了自己由當代收藏轉向近現代收藏的原因,但于我這個局外人而言,這解釋確乎有些不切實際的冠冕堂皇。我總該挖掘一些具體的事實的。於是,我的提問使他進入了對數年前往事的回顧和梳理:

  “我在南京等地收藏的作品一般都會拿回廣州去裝裱。每次回去我都把這些畫挂起來,讓一些裱畫的和畫商朋友來看。他們看過以後不少人都説這些畫的價格偏高了,而且收藏當代畫家週期太長,有的畫作以後未必能保值和增值。我當時心裏就犯嘀咕了。”

  “我對畫的判斷剛開始時基本上是聽江宏偉的。他説什麼,我信什麼。他是對朋友誠懇而熱心的人,他當然不會騙我。但畫家看問題往往有自己的視角乃至偏見。我在這種時候最關心的是,哪一類畫家可能成為未來的大師?江宏偉和我説,畫家畫作價格短時期裏的漲跌與很多因素有關。繪畫是手工作品,數量很小,一兩個藏家吃進或讓出某個畫家的畫,都會引起這個畫家作品在市場上價格的波動。但就未來是否能成為大師這一點上,他説自己只能看清楚傳統這一路畫家的未來,而不是全部的畫家。因為判斷傳統一路繪畫的藝術水準及其意義,是可以拿近現代乃至古代繪畫來做比較的,但完全在西方審美意識催生下的現代水墨就無法確定它未來的走向了。所以他在看到我的懷疑和動搖以後便著力要我培養自己對藝術的判斷力,而要提高對傳統體系內繪畫的判斷力,他建議我首先去接觸近現代和古代的已成定論的畫家。接著他介紹我認識了一個畫商,通過這個畫商又認識了更高層次的畫商。我是比較幸運的,從剛開始就在江老師的幫助下,進入了一流畫家與一流畫商的圈子,少走了不少彎路。”

  (連載 未完待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