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老照片收藏投資講究體系化

  • 發佈時間:2015-04-30 10:14:48  來源:人民網  作者:和訊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老照片收藏投資講究體系化

  訪華辰拍賣影像部經理李欣

  一張僅用了100元隨手買下的老照片,竟以72萬元的天價拍賣成交……老照片收藏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沉寂,終於在近年“一鳴驚人”。不過這對於多年來親眼見證老照片收藏在中國逐漸興起的華辰拍賣影像部經理李欣來説,這種驚人之舉會變得越來越平常化。在她的理念與感悟中,老照片收藏正成為一種趨勢,形勢漸好。

  “研究老照片收藏,首先要對影像收藏市場有個大體把握。影像收藏市場經過這些年的培育和發展,基本上形成了老照片、紀實性攝影和當代影像三大門類。”李欣向我們詳細解釋道,用紀實手法採集的影像被稱為紀實影像。以攝影為載體進行再創作的作品則是當代影像。近年來,當代影像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屢創新高,但在中國,老照片卻受到廣泛追捧。這一方面來自於中國人的“老物件”情結,一方面也説明瞭老照片的稀缺性。李欣告訴我們,在給影像作品估價的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是否名家名作;是否是限量、稀缺的;作品自身是否有品質問題等。

  中國影像市場起步晚,落後西方國家近30年之久,在國內收藏投資市場尚屬發展階段。不過這些年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發展較快,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參與的人員也越來越多,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成交額都有了很大幅度提升。但李欣坦言,在市場繁榮發展的背後,也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第一,目前中國沒有一部可供影像拍賣借鑒參考的完整攝影發展史。第二,中國影像缺乏權威的價格體系和評判體系,造成很多作品的價值被低估。第三,中國人對攝影的認知度還不夠,國內沒有建立起攝影收藏市場。第四,中國影像市場還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很多拍賣公司沒有把影像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分離開來,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影像的發展。

  希望與問題並存,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因此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李欣也看到了希望。在她眼中,現在正是加入老照片收藏隊伍中的黃金時期。“我相信,未來五年,我們的影像專場成交額有望突破億元。而縱觀整個國際拍賣未來的發展趨勢,我想下一個時代或許就是影像。”身為行業中人,李欣對行業中的種種變化,有著比旁人更為清晰敏感的認識:傳統的藝術門類逐漸枯竭,未來我們必須要挖掘一些新的東西。而縱觀國際,新的藝術門類、新的增長點只有當代藝術、影像和雕塑三類,而影像其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談到老照片收藏,李欣有幾點建議給藏家:第一,必須要喜歡。在中國的收藏領域內更多的是投機者,跟風購買,不管懂不懂、喜不喜歡,只要聽説能賺錢,就一窩蜂地購買。可是人們卻忽略了收藏的本質——愉悅身心。只有真正喜歡一樣東西,基於此目的收藏,收藏才有意義。其次,投資一定要量力而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品質,那收藏就變味了。第三,收藏要成體系。“這個體系的定義很寬泛,我們有很多專題和分類。舉個例子,如果我是山東人,那我就專門收藏跟山東有關的老照片。等到把與山東有關的老照片收集齊了,我就成了收藏大家,因為所有有關山東歷史變遷的東西都在我這裡。為什麼這些年老照片收藏越來越為人重視?因為十萬字,不如幾張照片把歷史交代得清清楚楚。”此外,成體系的收藏也會幫助收藏者逐漸豐富知識,藏品升值空間也會更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