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紫砂壺收藏:傳世之壺不可信

  • 發佈時間:2014-09-09 17:03:10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鞠永平  責任編輯:畢曉娟

  紫砂壺原本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但短短十來年時間,紫砂壺已經一躍而成收藏界的寵物,身價百倍。9月6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紫砂壺座談會,在鎮江舉行。江蘇省收藏家協會鎮江分會紫砂研究會的藏家們聚在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紫砂壺收藏經驗。

  8年前一把壺二三十元

  紫砂壺,主要産于宜興,質地為陶,而非瓷,係以當地特有的山泥燒成。其色澤大多紅紫無釉,據稱能保留茶香味,最適於沏茶。宜興的紫砂産品眾多,凡用品應有盡有,以壺最為有名。鎮江收藏紫砂壺的玩家較多,擁有百把以上“名家壺”的,亦不乏其人。

  據鎮江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陳碧帆介紹,以往紫砂壺並不值錢,亦無所謂真偽,顧客不必為購到假貨而擔心。二三十年前在宜興的一些景點,普通的壺一把也就賣三五元,精美的名家作品也不過二三十元。8年前鎮江銀山門古玩城開業時,宜興人挑著擔子來賣,一把壺只要二三十元。一些經營者“一槍打”(即將這批貨物好的帶壞的一起賣),只劃到十幾元錢一把。

  如今,據稱“老坑泥”瀕臨枯竭,“化工泥”大量出現,且人們選購紫砂壺更看中的是“大師級”人物的作品,兩三千元一把壺是尋常事,一把壺價值數萬元的情況也並不稀奇。宜興的工藝美術師如雨後春筍,沒有一個藏家能集齊全部大師的作品,更不要是説他們的精品。

  能找到民國壺就算幸運

  鎮江資深收藏家、紫砂研究會會長崔建寧先生等人告訴大家,現在不少人倒騰紫砂壺,是將其作為積財致富的一個手段。“物以稀為貴”,但切不可不分粗精雜集,不惜重金大量蒐羅,也不要盲目地收藏價值離譜的所謂“名家作品”。因為許多“名家壺”雖然蓋著工藝美術師的印章,卻確是由普通技工代勞製成的。

  據行家們介紹,精品紫砂壺並非只有單一的紅紫無釉,泥色還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澹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等名,且造型各異,一般體重潤亮的壺品質較好。但紫砂壺要“養”,“養壺”亦有技巧。據説在宜興當地請人“代養”,一把壺加工費達500元!自己“養壺”則要每天泡茶、清洗、擦拭、摩挲,十分繁瑣。

  關於紫砂壺制假,看落款及印章都不大可靠,因為制壺的匠人往往缺少文化,寫的字並不漂亮,且所刻的印章燒制後也往往因收縮比而變形。誰若是聲稱擁有吳氏供春、時大彬、董翰、李仲芳、徐友泉的“傳世之壺”,只是故事。“若是能找到幾把民國壺,就很幸運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