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造成紫砂壺質感差異的五個方面

  • 發佈時間:2014-09-03 16:13:5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紫砂壺不僅造型各異且色彩豐富,就連同一類型或泥料的紫砂壺的表面質感也是不盡相同。關於造型和泥料的區分相對比較容易理解,那麼同樣的紫砂壺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質感的差異呢?

  一、泥料陳腐

  紫砂泥料的陳腐時間越長,製成的壺表面質感就越溫潤,好比酒是陳的香一個道理。壺表光澤內斂、溫而不燥、而且易於泡養。

  二、礦料純度

  礦料純度是指在練泥過程中對雜質剔除的程度,雜質越少的泥料制出的壺表面越光潔利落。其中鐵質以及石墨為主要含雜物質,經過高溫的燒制,鐵質會在壺上呈現出突出的小黑點。石墨比較耐高溫不易變質,而呈現出一種帶拖尾的小黑點,尤其在淺色的壺身比較明顯。

  三、砂粒目數

  常用的泥料目數一般在40-60目,目數越高的壺顆粒感越不明顯,給人細膩秀氣的感覺。目越低的壺顆粒感越強烈,有種粗獷豪放的氣質。各種目數呈現出的味道,取決於個人的喜好。

  四、明針功夫

  明針是一把壺製作中很重要的環節,制壺者明針功夫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了成品表面的質感,好的明針工藝壺表光滑溫潤,反之就粗糙,顆粒感明顯等。

  五、窯溫差別

  窯溫高,溫度均勻,則表面玻相度高,表面顯得更有光澤,更有質感;反之看上去就會乾燥粗糙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