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繁而不亂的春秋玉器

  • 發佈時間:2014-08-19 10:04:26  來源:大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係,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現為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史稱春秋。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力衰微,諸侯爭霸,導致西周確立的以宗法制為核心的禮樂制度分崩離析。各自為營的長期割據、禮崩樂壞後百家爭鳴的思想解放,以及跟域外的文化交流,使得春秋時期的文化與藝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反映在玉器上,商周以來玉器風格全國一體化的進程逐漸中斷,具有鮮明區域文化特徵的器型與紋飾開始形成並流行。

  春秋時期,延續傳統的玉禮器與儀仗性玉兵器明顯衰落,日常佩帶與使用的玉器大行其道。佩飾中,以璜為主體的組玉佩,依舊是主角,但其組佩的玉件及佩帶的方法都發生著變化,璧、環、玦、虎、衝牙、觿以及中晚期新加入的長方形玉牌飾、S形玉龍等元素,使得春秋組玉佩花樣翻新,別具一格。此外,成套玉劍飾、韘形飾、玉帶鉤等新器型紛紛登場。

  春秋玉器仍盛行龍紋。早期與西周晚期一脈相承,多以細密繁縟、圓轉流暢的雙勾陰線,琢出排列有序的“吐舌”龍紋或龍首紋,龍頭部的鼻、眼、嘴、舌、角、頜等器官,寫實具象,容易辨認。到了中晚期,龍紋逐漸解體變異,龍頭上各器官,分解蛻變成S形、蝌蚪形、如意頭形、逗點形等紋樣,並由這些抽象紋樣,組合成彼此勾連而難以辨認的變形龍紋。也有人根據變形龍紋的繁簡程度,分別稱之為蟠虺紋、雲紋或谷紋。春秋中晚期,也是中原式、楚式、秦式、吳式等區域玉器特徵日益彰顯的時期,對於紋飾的不同表現手法及其細節,是區分各區域玉器的重要依據。春秋玉器的制琢工藝,極富時代特徵。中晚期楚國等地流行的“不減地淺浮雕”技法,是春秋玉器獨有的。河南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楚式長方形玉牌飾,正面就以“不減地淺浮雕”技法,琢刻一獸面紋和若干對稱的龍紋,紋飾佈局盤根錯節,密不透風,猶如楚式青銅器上由失蠟法鑄造的蟠虺紋,但繁而不亂,層次分明,充分展現了春秋玉雕的精湛技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