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狗嗎?”“對,快狗!”未來的日子裏,這種簡略型對話體出現的概率超級大。至於這中間到底有沒有罵人的意思,恐怕不能武斷地下結論。
這兩天,兩條關於“改名”的新聞挺抓眼球。
短途貨運平臺“某某速運”改名為“快狗打車”一事,在司機中間炸了鍋。司機們認為這個新名稱一語雙關,拉活時自我介紹變成了罵人。“這是把司機弄成狗了,還是把客戶弄成狗了?”
要是性子急一點的,説不定對話就成這樣的了——
“快狗嗎?”
“對,快狗!”
未來的日子裏,這種簡略型對話體出現的概率超級大。至於這中間到底有沒有罵人的意思,恐怕不能武斷地下結論。
度娘告訴我們,有一家名叫“快狗速運”的公司幾年前就成立了,似乎並沒有出現什麼“一語雙關”的爭端。
美國有一款很牛的巴士就叫“灰狗”,看上去沒人感覺過不適。
其實,搞客運或者貨運的,和“狗”搭上關係的,真不少見。這樣取名,也很好理解,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跑得快還能吃苦。“快狗速運”的“快狗”取的就是“忠誠”“可靠”“親切”之意。
這麼説,這些司機想多了?沒話找話説?還是無理取鬧?
個人覺得,他們倒不是裝了款玻璃心,而是這種改名從程式上而言,和他們絲毫沒有關係。説起來,他們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職工”,他們和平臺更有一種合作關係。但一夜之間自己就變身“快狗打車”的一員了,有點蒙啊!從這個角度想,就能感覺出一點“不尊重”了。
爭論還沒有下文,估計最終反對者也很難扭轉局面,但這事有引人深思的一面。
“三文魚”標準起爭議有日子了。8月10日,《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將淡水虹鱒魚歸為三文魚,“三文魚”從此不再是“三文魚”。
長期以來,來自海洋的大西洋鮭才是三文魚的傑出代表,國內淡水虹鱒魚的銷量並不好,價格也和大西洋鮭差不少。網路上,三文魚愛好者更是一片哀號。“因為眾所週知的原因,本窮放棄三文魚。”“這種魚改名叫三文魚了,告訴家人千萬別生吃!”
這一被蹭名,大西洋鮭的銷售可就大受影響。怎麼辦?咱改名。
中國漁業協會表示,未來大家都賣三文魚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會説三文魚了。我們會説我們賣的都是海産的大西洋鮭。
滿滿的智慧,滿滿的權威感,滿滿的復古感。既然湯圓都能叫元宵,那俺元宵只好改回“浮元子”的乳名了。
別説咱傲嬌,很多時候,你以為名字就只是名字嗎?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