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僅半數找到工作 上海平均薪酬最高4441
- 發佈時間:2016-05-09 10:11:26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社部召開就業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必須把促進就業放在突出位置。
又到畢業季,記者了解到,受到産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出現下降。對包括765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1200多萬應屆畢業生,今年的就業市場怎麼樣,如何保證他們平穩畢業、實現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去年新增就業人數首次下降
前程無憂等機構于4月中旬發佈的相關報告顯示,2016年應屆畢業生中,當公務員、創業或已經獲得企事業單位就業機會的已達到了52.11%,服務業等“新經濟”相關行業的用工需求正在逐漸增加。
“總體穩定”是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今年1月底召開的人社部2015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上對去年就業形勢的描述。李忠介紹,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5%,全面完成了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
近5年就業數字比較發現,城鎮新增就業的數字從2010年到2014年逐年上升,從2010年的1168萬人上升到2014年的1322萬人。在2015年,該數字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下降。
一季度單位招聘同比減22.9萬人
“經濟運作處於合理區間,就業創業政策正在持續發力。”李忠介紹,2016年1-3月,我國就業形勢仍然保持總體平穩。同時他也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對就業的影響也在加深。一方面是部分企業用人需求在下降,有些勞動者就業難度在加大。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區和行業失業的風險也有所上升。
據人社部公佈的《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顯示一季度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各類人員約520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2.9萬人,下降4.5%。同比去年,我國東部地區市場用人需求減少了1.2萬人,而求職人數卻增加了14.1萬人。
【看點1】
哪些行業用人多?
調查結果:傳統行業就業遇冷,“新經濟”用工增加
5月6日,在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就業座談會上,前程無憂網站首席執行官發言説,今年一季度以來,傳統的大規模用人行業,如機械設備、建築建材工程等行業“轉冷”,而服務業等“新經濟”相關行業用工需求在增加,資訊技術等崗位人才更是“供不應求”。
記者從該網站發佈的《2016應屆生調研報告》中看到,就業市場中,按行業劃分,高科技行業的企業數量最多,佔比為32.0%,其次為現代服務業,佔比12.6%。
“隨著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第三産業會出現更大的用人需求。”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魯全表示。據中國就業研究所發佈的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的人才需求同比增幅高達39%。
【看點2】
畢業生願意去哪?
調查結果:應屆生薪酬上海最高,一線城市仍吸引人
據前程無憂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應屆生調研報告》回收全國各地高校2016屆畢業生3095份調查問卷和企業的1661份調查問卷顯示,在跨地區求職的城市中,一線城市仍是首選,其中上海最受應屆生青睞,其次是深圳、廣州、北京。而在非一線城市中,應屆生異地求職更傾向於長三角地區,例如蘇州、杭州等,以及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如武漢、成都等。
該報告顯示,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水準相對較高,其中上海最高,應屆生薪酬平均值為4441元。在非一線城市中,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的應屆畢業生薪酬也直追一線城市水準。
【看點3】
普通院校就業更難?
調查結果:看能力和經驗,企業對普通院校關注度提高
根據調查報告,“所在院校”與“所學專業”仍然是企業招聘應屆生時較為關注的兩大因素。“對於工作經驗幾乎為零的應屆畢業生來説,企業往往把更多的信任留給名校。”參與報告撰寫的研究者介紹。
不過,今年情況也出現細微變化。有56.2%的企業關注應屆生的實習經歷,48.5%的企業關注求職者的專業技能。同時,2016年以招聘國內211或985重點大學應屆生為主的企業比例為53.8%,較2015年下降;而企業對於普通本科院校關注度則上升至34.9%。
“調查發現企業考察應屆生不僅看其學校、學歷這些‘硬實力’,更加注重應屆生的軟實力。”該研究者介紹。
【看點4】
失業了才會去創業?
調查結果:七成創業為理想,北京高校畢業生創業積極
據玫麥可思研究院所撰寫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4屆畢業生的自主創業群體中,只有7%的創業的本科畢業生、6%的創業的高職畢業生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才創業”,有48%的創業的本科畢業生、45%的創業的高職畢業生是因為“理想就是成為創業者”而創業。
據北京市統計局2015年數據,77.2%的大學生表示對創新創業有興趣,有創業計劃的佔到60.2%。據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0到2014年所有畢業生中,通過工商局進行實體登記註冊的,這五年有2.3萬大學生進行了創業。“從這個比例來看,大學生創業積極性很高。”這位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