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9歲男孩開學前拔光自己頭髮 因與父母要分離焦慮

  • 發佈時間:2016-02-23 09:27:25  來源:浙江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開學前 9歲男孩一根一根拔光頭髮,這些異常行為要關注

  眼看寒假快要放完,9歲的天天卻被父母從四川帶到杭州四處看病。原本,天天有一頭濃密黑髮,如今片片斑禿,天天媽媽説,之前帶孩子去看了皮膚科,涂了不少藥,也不見好轉,後來才發現頭髮是被天天自己拔掉的。

  今天是杭城各小學開學的日子,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陳玉燕説,這樣的孩子最近她連著碰到了3個。開學前後,如果孩子出現了拔毛、頻繁上廁所等異常行為,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

  分離焦慮讓他患上拔毛癖

  天天上小學三年級,父母平時在杭州打工,他在四川老家和奶奶生活。天天性格挺孤僻,不愛説話,過年前,父母回家接孩子時突然發現,孩子的頭髮少了許多。一問孩子奶奶,才知道半年前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孩子頭頂、兩側和後腦勺都有大片大片的斑禿,看起來像是得了皮膚病,我們趕緊帶他去了醫院皮膚科。”天天媽媽説,最近這段時間用了很多藥,孩子的頭髮還是沒有長出來。問原因,孩子低著頭不肯説話。還是後來,夫妻兩人仔細觀察,才發現天天的頭髮,是被他自己拔掉的。

  眼看寒假快結束,天天又將要回四川老家上學了,天天的頭髮不但沒有多起來,相反脫得更多。面對焦急萬分的天天媽媽,皮膚科醫生建議:還是去看看兒科或心理科吧。

  於是,他們來到了浙江省中醫院兒科,找到了陳玉燕主任醫師。陳玉燕是省兒童心理衛生專委會的副主委,看到這個孩子,問明瞭情況,她就知道病因多半出在了分離焦慮上。

  天天是典型的“小候鳥”,拔頭髮,是因為他們知道和父母又將分開,産生了焦慮緊張情緒,用拔頭髮的行為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再問問天天父母,陳玉燕發現,孩子以前就曾得過抽動症,出現過眨眼、聳肩的行為,如今又患上了習慣與衝動控制障礙,出現了拔頭髮的症狀。

  開學前後學齡兒童最易焦慮

  “馬上要開學了,最近這幾天,我已經碰到了3個類似的小患兒。”陳玉燕説,像天天這樣的行為,屬於兒童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種,有的可以表現為神經性尿頻、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病症。她告訴天天,拔頭髮很痛,外觀也不好看,真的忍不住時,可以通過打沙包或者跳繩來代替,玩遊戲可以改變強迫行為。

  這兩天,來陳玉燕這裡看病的類似小患者,多是學齡兒童,拔頭髮的也以女孩子居多,還有的孩子會拔眉毛、睫毛等。“以前也有個‘小候鳥’,每次父母一離開身邊,她就會出現各種強迫行為,頻繁上廁所,重復問‘我有沒有唏唏’,或者一定要把鞋子擺整齊,甚至玩具也要按她的要求,擺放到櫃子某一處,家人不理睬,她便大哭大鬧發脾氣。”陳玉燕説,這些症狀往往呈現間歇性,父母回到孩子身邊後就會緩解。

  此外,剛開學的一兩周內,有的孩子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焦慮症狀。有的孩子寒假作業沒有做完,還有的孩子一想到要返校,就會出現肚子痛、頭痛或總想上廁所等症狀。

  多溝通或讓孩子傾訴是最好的“藥”

  今天,杭州的小學和幼兒園都開學了,為了應對焦慮,陳玉燕有一些方法要向家長分享。

  首先應該讓孩子提前進入正常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合理安排作業,提早進入學習模式,這樣有助於消除剛開學時的緊張狀態。開學初期,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對於“小候鳥”,陳玉燕建議,父母可以每天與孩子打電話或視頻,讓孩子有問題能得到及時的傾訴、溝通。平時,家長也應該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要用關心代替打罵。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時,經常會對孩子説‘我沒空,找你媽去’或‘找奶奶去’。這種表達方式都是錯誤的,久而久之,孩子不善於與人溝通,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陳玉燕也提醒,孩子出現這些異常行為往往都有誘因。首先與孩子的性格有關,開朗的孩子很少會有心理問題。另外,這些強迫行為不加以引導和治療,很難自愈,嚴重的甚至會延續到成年,影響社交和生活。

  “當孩子出現強迫症狀時,一定要重視,如果心理引導無法緩解,就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