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萬工作崗位將消失 這些職業應該小心
- 發佈時間:2016-01-21 09: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一份報告警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超過500萬人面臨失業。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許多年輕人認為技術發展速度太快,自己的飯碗可能被機器搶走。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年會召開前夕,于18日發表報告,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今後5年改變商業模式和勞動力市場,導致“15個主要發達和新型經濟體凈損失超過500萬個就業崗位”。
71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一系列科技進步為代表,比如移動互聯網和雲技術、大數據、新能源、機器人及人工智慧技術。
報告預測,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創造210萬個新工作崗位,主要領域包括電腦工程、數學。但是,71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其中辦公室白領和管理崗位受衝擊最大。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一篇文章中説,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速度、廣度和深度上都獨具特點。他説,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指數而不是線性速度發展,而且幾乎衝擊所有國家的每一個工業部門。這些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預示著生産、管理、治理體系的徹底轉變”。
年輕人憂慮知識落後
同一天發佈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大約四成年輕人認為,今後10年內,機器將勝任他們所作的工作;發達經濟體的年輕人對就業前途更為憂慮。
這項調查由印度軟體業巨頭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委託英國獨立通信與市場諮詢公司所做,在澳大利亞、巴西、英國、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美國和南非調查總計近9000名16歲至25歲的青年。
近80%的調查對象表示,技術進步速度太快,所以必須不斷學習學校中沒有教授的新知識,以保持競爭力。
近三分之二的人對自己的工作前途表示樂觀。不過,發展中經濟體的年輕人遠比發達經濟體中的同齡人更加樂觀,後者中近半數人認為自己接受的教育不足以勝任工作。在印度,60%的調查對象對自己的職業技能有信心;而在法國,比例降至25%。
印孚瑟斯公司首席執行官維沙爾·西卡説,工業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但是教育體制仍停留在“300年前的農耕社會”。因而,“我們必須告別過去,教育重點需要從學習已知知識轉到探索未知事物”。
在近十年到二十年,至少有以下幾種職業,會明顯受到機器人的威脅。
1、計程車司機、專職司機:
無人駕駛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無人駕機器人反應速度會比人快地多,也沒有“疲勞駕駛”這一説,因此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將會大幅下降;而與無人駕駛一同發展的車聯網成熟之後,電腦通過計算也會把擁堵的概率降至最低,油耗及通勤時間相應就會降下來。這樣一來,依靠人來自主駕駛就顯得必要了。
2、收費站運營商和雜貨店收銀員:
穿戴技術的興起和移動支付系統的發展,會讓人們覺得收銀員似乎已經是上個世紀的配備了。許多餐館已經部署了自動化系統,可以讓顧客通過智慧手機點餐,這削減了對收款員、服務生、銷售人員的人力需求。
3、信貸員和個人理財顧問:
銀行提供P2P信貸業務,通過軟體和演算法,遴選出貸款風險最小的借款人似乎不是什麼難事。而一個強大的APP,根據個人經濟情況,能夠提供最合適精準的理財分析,指導個人合理理財。
4、市場行銷人員:
未來強大的廣告工具可能允許將品牌資訊精密而準確地傳達給客戶。而研究客戶的行為,來確定他們需要怎麼樣的廣告可能才是最有用的。如果這些工具真的投入工作了,市場行銷者們可能轉化為更小的創意和戰略行銷團隊。
5、客服人員:
如今一些電商平臺已經在使用自助客服幫助實現與客戶的基本溝通。在未來,能實現預測與分析的新技術可能會抹去更多的崗位。
6、法律助理和初級律師:
按照程式演算法,一些機器人擁有了處理一些簡單的案件的能力。如商標申請、遺囑甚至離婚。這種趨勢能使記錄更加開放和便捷,更能減少需要高昂價格的律師。
7、製造業工人:
機器人將會從人類手中奪取更多製造業的工作機會,相比起人類,它們只需一次支付而且完全不用休息。觸覺技術、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可能會造成下一波破壞,可能不久之後,人類在感覺方面的優勢將會被完全取代。
不過,專家指出,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諸如數據錄入、駕駛汽車、酒店前臺服務員等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將“無所事事”。由機器人承擔“服務性工作”的目的在於,把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多需要創造力、同情心等“人類特質”的“更有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