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鄭州一大學開設戀愛課 有人脫單有人分手

  • 發佈時間:2015-11-12 07:49: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林斐然  責任編輯:張明江

  鄭州師範學院愛情心理學的課堂上,任課教師劉國清在給學生上課。受訪者供圖

  學生在展示課堂上的“作業”。

  雙十一除了“買買買”,“單身狗”大學生在光棍節這一天還能做些什麼?昨日下午,在鄭州師範學院愛情心理學的課堂上,數十名學生展示了自己對擁有愛情以後的自畫像。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師範學院今年9月新開設了一門叫愛情心理學的選修課,在每週三下午面對本校學生開講。在課堂上,學生除了能學會怎麼談戀愛,還能獲得學分。一經開設即爆滿。

  光棍節展示愛情自畫像

  昨日下午,在鄭州師範學院愛情心理學的課堂上,共有50多名學生用PPT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對擁有愛情以後的自畫像。

  一位上課的學生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在上節課期間,學生用彩筆,在白紙上描繪出自己對愛情憧憬的樣子。“只要能表現心目中的愛情就行,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文字,”她説,有的同學畫的是一座房子,有的畫了太陽、小草和踏青的情侶,有的畫了一幅卡通漫畫,還附上了自己對於愛情的憧憬。

  不少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選擇這門課是因為“好奇,想聽聽到底能學到什麼。”愛情心理學課程的任課教師劉國清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長年在校內教授心理學課程。現在大學生戀愛率普遍上升,如果能將心理學包裝到愛情故事裏,通過課程來進行教育,對積極引導學生面對兩性交往以及處理戀愛問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為以後的婚姻做基礎,並獲得幸福的生活。”

  學生隨機配對模擬“表白”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課上除了有階段性理論考核外,還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愛情故事,並在此後的課程裏,有針對性地對擇偶觀進行探討,另外還組織學生互相配對進行表白。

  “有對象的可以説對另一半滿意的地方,沒有對象的也可以分享自己希望朋友有哪些內外在特質。”劉國清稱,有一節課上,他讓學生隨機配對分組,互相用“我喜歡你”、“我愛你”進行表白,讓對方拒絕,以此讓學生感受到表白的時候遇到的挫折。

  劉國清介紹,“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都很羞澀,現場也哄笑過,後來看到別人都説了就沒那麼尷尬了。”

  他稱,該課程主要圍繞心理教學大綱。“考試百分制,偏理論,加平時的活動表現,綜合計分。這門課程此後還將延伸到親情、友情等情感關係的處理上。”

  ■ 揭秘

  為男友加油請假獲批准

  在這門愛情課上,一位女生因為男朋友第一次參加籃球比賽,請假為他加油也能獲得劉國清的批准。

  這位為男友請假的女生,在第二節課分享感受:“昨天是男友第一次籃球比賽,籃球是他的愛好,我就想過去支援,一起分享快樂的時光,讓我們的感情又進一步加深了。”

  而大二學生王曉(化名)在聽了劉國清的第一節課後就選擇了向女生表白,對方十分感動但最後拒絕了。王曉説雖然有些遺憾,但自己並不後悔,因為能夠勇敢地表達愛意,已經是一種成長。

  劉國清稱,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也會走出課堂,嘗試讓學生進行一些室外的教學課程。遇到學生覺得不適應的地方,他也會考慮給學生反饋和鼓勵:“你這兩次上課比前幾次更可愛了,更有魅力了。”當他看到滿臉甜蜜狀的學生也會問學生,“最近是不是有什麼好事兒?”

  ■ 對話

  講課不是鼓勵談戀愛 有學生“懂愛”後分手

  學生“不懂愛”或有負面後果

  新京報:開設“戀愛課”初衷是什麼?

  劉國清:大學生戀愛率普遍上升,最擔心的是學生在這方面無知,導致負面後果,希望能夠公開探討。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請教老師予以指導。我們老師也有權利申報選修課,就申報了,(學生)立刻爆滿。

  新京報:會不會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去戀愛?

  劉國清:大學生主要還是學習,學業是根本,愛情來了可以好好把握,但是沒有必要苦苦追求。愛情對大學生來説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新京報:有學生上了你的課“脫單”成功嗎?

  劉國清:我看了報道才知道有學生因為我的課成功脫單,我還知道上課之後一個學生選擇了分手,説發現以前不是愛情,是自己頭腦發熱,現在才知道什麼是愛情。

  吵架時曾對妻子下跪

  新京報:心理學對你的婚姻有沒有幫助?

  劉國清:學過愛情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後,在了解對方基礎上,我會更有耐心,並且給妻子一些小驚喜。剛結婚時妻子特別喜歡一款手錶,我在她生日那天故意不準備禮物,她有點生氣,我把準備好的表放在她床頭,她早上醒來在枕頭下發現非常驚喜。

  新京報:兩個人之間一直都沒有吵架過嗎?

  劉國清:我在2006年領證,現在9年了,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吵架後妻子騙我要離家出走,我當時就跪下了,後來才發現她在騙我。我們有一個約定,如果對方莫名其妙發火導致對方委屈,就記在愛情賬戶上,對方下次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就可以抵消掉。

  開講性問題將徵集學生意見

  新京報:對“光棍節”怎麼看?

  劉國清:社會對愛情的重視和熱議是社會的進步,愛情是美好的情感,説明我們的生活品質在不斷提高。光棍節讓情侶更甜蜜,讓無愛者更寂寞,也會有一些借此脫單。

  新京報:接下來有考慮部分涉及性行為的教程嗎?

  劉國清:接下來將徵求學生需不需要講性問題。我初步設想是自己對男生進行輔導,女生讓女老師進行輔導。

  ■ 追訪

  專家:與其學生自學不如學校解惑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除心理課程涉及愛情題材外,近年來,部分高校也都開闢了類似的愛情課程。2015年9月,有媒體報道天津大學將開設名為《戀愛學理論與實踐》的戀愛課程,開課單位為校團委,授課者為該校一個學生社團。而該科目為兩個學分,交到對象者可酌情獲滿分。此外,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均有媒體報道開設“戀愛課程”。

  新京報記者發現,多個開設“戀愛課”的大多是學校社團。據媒體2013年報道,華東師範大學開課老師原是教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副教授洪亞非。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與國外一流的大學相比,國內的心理教育經常停留在面上,缺乏個性指導,而目前大學校園內學生戀愛的比例不斷增加,這種背景下更應該增加一些指導課程,引導學生去認識怎樣談戀愛,以及戀愛中的人際關係問題。

  他認為,時下戀愛、學業兩不誤的大有人在,處理好戀愛關係,對學生個體成熟的積極作用有目共睹。反而是,由於缺乏相關的教育與引導,有的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釀成不良後果,這也對相關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和大學不能再抱殘守缺,而應積極適應社會與學生群體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

  熊丙奇説,一門新課程的開設,開始總會存在各種爭議,但只要這門課程的開設,是經過科學論證且對學生發展有利,學校就應該堅持。在課堂上公開談論“性”,與公開談論數學、物理公式一樣,沒有什麼難為情,因為這也是科學。與其讓學生自我摸索,不如學校主動傳道解惑,讓學生以更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這才是一所大學應有的態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