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大學生分期貸款消費切忌攀比

  • 發佈時間:2015-11-09 05:39: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借著“網際網路+”國家發展戰略實施的東風,網際網路金融消費迎來大好機遇。正緣於此,以愛學貸、趣分期、分期樂、信通袋、喵貸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分期平臺迅速成長,短時間內市場上出現了30多家分期平臺。與此同時,阿裏推出花唄,京東投資分期樂,並推出校園白條——網際網路公司“大佬”也開始進軍校園金融,大學生消費信貸分期平臺成為市場各方爭奪的新熱點。

  先消費,後還款,這些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産品看起來既方便又實用,十分誘人。不過,大學生在這類平臺貸款消費切忌衝動和盲目攀比。

  金融行業正是看到學生群體在日益增長的物質消費需求與較低的生活供給水準上的矛盾,並針對這一細分市場,引入“網際網路+小額分期借貸”的商業模式,緊盯被傳統信貸忽略的校園金融市場,以小額現金借貸、分期還付的方式,引導他們以透支消費來滿足更高消費需求。

  不可忽視的是,為賺取更多利潤,的確有些分期消費平臺往往只注重宣傳和誇大其分期産品的實用性,抑或小額貸款的低門檻甚至“零門檻”,在聲稱所謂零首付、零利息、免擔保等誘人政策的同時,弱化甚至“美化”分期平臺的高利息、高服務費率、高違約金償還等分期費用。

  日前,網際網路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佈了《2015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報告》篩選出較有代表性的30家平臺,分別從平臺資訊透明度、産品資訊透明度以及産品費率資訊等方面對各平臺分析和比較。《報告》顯示,在這30家上線平台中,33%的平臺獲得風險投資,超過90%的産品分期在兩年內,有77%的平臺分期期限較為明確,23%的平臺分期並不明確。各平臺最高貸款額度呈兩極分化態勢,有超過七成的平臺貸款的最高額度較明確,有近三成的平臺貸款額度較不明確;37%的平臺有較為明確的費率,而63%的平臺的費率較不明確。分期平臺的市場潛力巨大,但部分平臺産品資訊透明度有待提高,亟須監管規範。

  學生開學消費“過熱”、平時貸款消費過高是當今科技發達、資訊化進步的必然結果。大學生開學早已不再是僅僅購買筆、文具盒、書包這“老三樣”,而是紛紛轉向筆記型電腦、智慧手機、單眼相機這“新三樣”,這體現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展示了當今大學生超前、先進的現代化意識,本無可厚非。然而,倘若大學生以“學習用品”為由,不根據自身經濟生活條件量力而行,大量分期貸款進行高消費,産生盲目攀比的心理,則會給身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損害自身信用積累,並遭受經濟損失。

  畢竟,在校大學生群體在經濟上並未獨立,理財能力有待提高。倘若經濟條件較富裕的家庭,無限制滿足學生的分期貸款物質需求,助長其奢侈消費行為,極有可能使其形成不正確的財富觀和價值觀;而對於貧困家庭出身的大學生來説,購買學習用具、生活用品首先要考慮到所購商品的實用性和價值,不應為了購買看起來“時髦”“有面子”的物品而貸款過多。總之,盲目跟風以及鋪張浪費的心態切不可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