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史上最年輕”哈佛華人教授:生活快樂最重要(2)

  • 發佈時間:2015-09-23 07:47:18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夢遙  責任編輯:張明江

  如果不去少年班,結果也差不多

  新京報:有回國訪問嗎?

  尹希:有回過幾次,但都不是特別多。去過復旦、中科院,也回過母校中科大,時間都比較短。中國做弦論的人比較少,基本上感覺是發展起步的樣子。

  新京報:有回國任教或者發展的想法嗎?

  尹希:沒有考慮過換其他的地方和學校。對我來説工作的地方需要有很好的合作者,有一流的物理學家,比如説我自己有什麼問題的話,走到下一個辦公室就可以和他們討論,這點非常重要。我如果要回國的話不能自己一個人回國,而是要帶著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國。

  我覺得單打獨鬥是不好的事情,和別的同事討論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來説,愛因斯坦晚年去了普林斯頓,但是他到了普林斯頓不和別人討論,他的名氣很大,但是在普林斯頓什麼都沒做出來,因為他完全是封閉的。

  新京報:説到中科大,很多人都對你當年就讀的少年班很好奇,想知道有何不同。

  尹希:我12歲考進中科大,學習了5年。所有理科的東西都學,跟著數學系學數學,跟著物理系學物理,但主要是理工科方面,少年班的課比一般學生的課要求更高一些。

  新京報:天才少年班也曾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作為其中的一員,你怎麼看?

  尹希:有人認為少年班是拔苗助長的行為,我認為完全相反,少年班給了中國一些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因為我覺得中國高等教育最缺乏的,是給學生選擇的機會不夠多,這是跟美國教育相比,中國教育最缺乏的地方。

  我其實並不覺得少年班本身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實際上我覺得如果我沒去少年班,而是去了一所普通大學的數學系或者物理系,結果會差不多。

  新京報:之前BBC的一部反映中英教育差異的紀錄片,曾引起廣泛討論。

  尹希:我的個人觀點和他們不同,我不認為中國的中學教育很好,也不認為西式中學教育很好。我覺得中學之前的教育,是讓學生學會數學和閱讀就好了,其他的東西可以自己去學。很多中學課堂上講的東西其實學生並不理解,不過是照葫蘆畫瓢而已。

  新京報:你的中學是怎麼度過的?

  尹希:我上中學是在北京八中。我覺得我最幸運的不是上中科大少年班,也不一定是上哈佛,而是上北京八中少兒班。它整個的學習計劃和對學生的培養我覺得在中學中是最好的。中學6年的課程在4年學完,有因材施教的感覺,不是把時間都放在考試上面。我們每週五下午都會外出爬山或者游泳、溜冰。基本上每週有五節體育課,在外面的時間特別多,不是把全部時間花在課堂上面。

  不會專門培養自己的孩子

  新京報:有文章説你在當老師和做研究之外,非常喜歡馬拉松?

  尹希:那是兩年前的事情,現在我已經從馬拉松“退役”了。

  新京報:沒興趣了?

  尹希:馬拉松對我來説不光是興趣,而是有幾年我一直嚴格地訓練,每週我會跑120~150公里,花費的時間非常多,每個週末早晨起來我會跑30公里,這樣的話我沒有時間和家人、孩子一起玩兒。幾年之後我不想再有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就放棄了。

  新京報:現在對什麼運動很感興趣?

  尹希:現在主要是攀岩。

  新京報:你很喜歡挑戰。

  尹希:對,我喜歡做有風險的事情,如果完全沒風險就很沒意思。

  新京報:工作、科研和生活,這三者你是如何平衡的?

  尹希:科研方面我從來不覺得有壓力,我做需要做的事情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但是想玩兒的時候我會整天出去玩兒,比如説我上週末一整天出去攀岩。我儘量花少時間上課,大部分時間做自己的研究。

  新京報:網上有消息説你已經結婚,女兒已經7歲了。

  尹希:是的,我已經結婚10年了,我太太是美國人。

  新京報:平時關注女兒的學習嗎?

  尹希:我不在乎我女兒的學習情況,只要送她去學校就可以了。平常只是陪她玩兒,不教育她。

  新京報: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從小對孩子的培養。

  尹希:我不會專門培養我自己的孩子,我覺得很多中國的家長培養自己的孩子並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他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只想讓我女兒快樂地生活,之後做什麼是她自己的事情。我會帶她去登山、游泳、攀岩,但是我不會特別關注她學習上的東西。

  説實話,我也並不是很在乎我現在所做的東西。對我來説生活快樂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都是次要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